红色崛起 苏区饶平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饶平地处闽粤边陲,素称广东东大门。饶平人民历来有抵抗外族入侵和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精神。作为闽粤边区较早开辟的红色区域的饶平,曾为朱德领导的“八一”起义军进驻饶平和保存革命火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四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饶和埔诏苏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饶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火种从未熄灭,革命红旗始终飘扬,为我国解放事业付出巨大牺牲,立下不朽功勋。和小编一起走进苏区饶平,了解这一段红色之旅。

上饶镇茂芝会议朱德纪念馆旧址

饶平县上饶镇茂芝会议朱德纪念馆旧址,在明、清时称“塘边书斋”,民国初期改为全德学校。1927年10月7日上午,朱德在全德学校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提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军事决策,并决定部队向闽、粤、赣边区突围。饶平县委和茂芝群众到麒麟岭送别。这支由朱德带领的起义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于1928年4月28日在江西宁冈县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时朱德送给饶平农军一批枪支,留下一批军事骨干,激励饶平县委要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
茂芝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军事决策会议。1980年1月23日,当年参加过茂芝会议的老红军,时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赵榕和朱德的女儿朱敏,来茂芝会议旧址调研,确定把全德学校改为茂芝会议朱德纪念馆。1981年被列为革命重要活动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被列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编贴士:
地址:位于饶平县北部上饶镇茂芝圩内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位于黄冈镇中山公园内,为纪念l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黄冈丁未起义”和缅怀为革命捐躯的志士们,1934年广东省政府和黄冈各界群众捐资兴建。该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24米,深12米,前为台,后为室。台面为半圆型,台基高0.8米。亭中镶嵌有七块石碑,镌刻着《丁未潮州黄冈义举记》和343位烈士的芳名。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于1981年7月被列为革命纪念建筑物、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被列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目前,中山公园与附近的连厝坟丁未起义誓师遗址、中山路的丁未革命纪念塑像和余既成纪念馆等,组成纪念黄冈丁未革命系列景点,这些遗址也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教育后人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在,中山公园纪念亭前建了孙中山先生铜像、人工湖、湖心亭、九曲桥廊等景观,中山公园成为县城民众凭吊英灵和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小编贴士:
地址:位于饶平县黄冈镇东北郊

红色保垒陂墩村旧址
据史记载,1927年10月5日,朱德率领部份南昌起义军2000多人转战来到粤东,饶平县上饶九村陂墩村革命志士余丁仁等到大埔三河坝接引起义军到九村。朱德率领部队到马寮埔扎营后,即在余丁仁故居——陂墩大屋向当地革命群众讲述革命形势与任务,激发了陂墩村一批热血青年组织赤卫队走上革命道路。余丁仁为其中核心人物,因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战绩卓著,1931年12月被推选为饶和埔(饶平、平河、大埔)苏区代表,出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后,余丁仁回到饶和埔诏边区筹建苏维埃政权,带领游击战士和革命群众艰苦奋战在边区的游击走廊上,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捣毁了国民党民团武装。
1936年春,当时担任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委员的余丁仁在“肃反”中被涉嫌错杀,年仅33岁,等到1957年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指示给予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陂墩村这个红色堡叠,在历年地下斗争中,为革命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有十多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杀害!
青山不语,丰碑永存。正是无数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让我们以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以最奋发的姿态珍惜今天。

小棉花(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