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民俗

家乡区县: 潮州市饶平县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每逢清明上山扫墓,宗族会买薄饼祭拜祖先,拜完了,就把这些饼分给家族的每个小孩子,保有小孩子们快快长大,学习进步,保平安。 在潮汕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俗话:“树大分杈,子大分家”。一般父母会选择在农历六月进行分家,这样体现了父母对儿子的平等对待。六月也正好是“柑分瓣,柚分片”的时间。 兄弟分家的主持人,一般都是由母舅担任,因为自古就有“母舅看外甥,个个一样亲”之说,若母舅因故无法担当主持人的,还应从母方的娘家另选一人来担当。但也父母亲自主持分家,甚至是兄弟协商后,自行主持分家的。 分家必须有监督人和见证人。一般是由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充当见证人,伯父和叔父作为监督人,以此表示父母不偏心,并防止兄弟仗势强占而出现的不愉快纠葛。父辈如若有欠下债务的,也要通过协商,分配给儿子偿还。 而财的分配也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例如房屋的分配,通常是长子分得质量最好的大房一间,长子以外的依次分配,分到幼子往往是“厝头厝尾”之类的小屋,故有“尾仔弟分厝耳”之说。 倒是田地的分配,若是未婚的“尾仔弟”则可优先选择一份最肥沃、离家最近的田地。饶平民俗文化现象一览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每逢清明上山扫墓,宗族会买薄饼祭拜祖先,拜完了,就把这些饼分给家族的每个小孩子,保有小孩子们快快长大,学习进步,保平安。 在潮汕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俗话:“树大分杈,子大分家”。一般父母会选择在农历六月进行分家,这样体现了父母对儿子的平等对待。六月也正好是“柑分瓣,柚分片”的时间。 兄弟分家的主持人,一般都是由母舅担任,因为自古就有“母舅看外甥,个个一样亲”之说,若母舅因故无法担当主持人的,还应从母方的娘家另选一人来担当。但也父母亲自主持分家,甚至是兄弟协商后,自行主持分家的。 分家必须有监督人和见证人。一般是由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充当见证人,伯父和叔父作为监督人,以此表示父母不偏心,并防止兄弟仗势强占而出现的不愉快纠葛。父辈如若有欠下债务的,也要通过协商,分配给儿子偿还。 而财的分配也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例如房屋的分配,通常是长子分得质量最好的大房一间,长子以外的依次分配,分到幼子往往是“厝头厝尾”之类的小屋,故有“尾仔弟分厝耳”之说。 倒是田地的分配,若是未婚的“尾仔弟”则可优先选择一份最肥沃、离家最近的田地。 旧婚俗。凡家中死了父母或祖父母的,三年内不能婚娶,所以凡家中男子已订婚末娶者,为不误婚期和增加灵前棺后的热闹,常将未过门的新妇提前娶人。迎娶的时间多在午后,由新郎单独到女家接亲。路人见到这种“冲喜亲”一般都要回避,像躲避劫贼一样,因此又俗称为“走贼日”。新娘抵家时,先要在门口问声:“阿爸(阿妈)安康否?”门内主事人代答平安,这叫“探生”。接着新娘被引上灵堂,由主事人把灵堂帐幔撩开,让新娘叩首位拜,然后披麻戴孝参加守灵。 “七样羹”是潮汕地区一体化区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作为潮汕地区民间食俗,由来己久,也是由历史传说缘起。“七样羹”煮法十分随便,各种蔬菜取适量,生菜落锅,热火煮熟,便成了原汁原汤的“七样羹”。 小孩满月洗澡要放一块石鼓卵(石头),做胆。我们饶平的习俗是——“捡石头做胆”,听说捡越大以后小孩子的胆子越大,这个石头一般是放在床地下的。 在村庄中较险要地方或路头,常立下一块直竖小石碑,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在抵挡邪煞,保护乡人及过路人平安。也有用红纸写着“姜太公在此,百事无忌”的字,或以画符头的形式,用红纸画上黄色的符(里面写着“姜太公在此”),贴在墙壁上。这来源于《封神榜》姜子牙故事,家喻户晓,都知道姜子牙助周灭纣,驱魔挡邪,功劳大,法力强,最后众驱邪者由他封了神,而他却没有封为神,不做官,不受禄,宁愿在人间驱邪挡煞保护百姓,人们很信仰他,立他来抵挡邪煞。 在别人家领养小猫小狗,要给对方送糖,可以是白糖,或者是糖果。这叫“压

槽”。小猫小狗领回家,在进家门前先用一撮草给猫狗擦屁股,说是让它们以后能讲卫生,不会随便大小便。还要给猫狗看看它们的饭槽,这样就会认得家,也不会偷吃东西了。 养猪户猪买回家后,要将猪耳朵后面的一撮毛剪掉,将米泔水倒在猪头上。这样,才意味着这猪已归自家饲养。 娶媳妇是,新媳妇要预先准备手帕,送给夫家的每一个去道喜的女孩子们。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女孩子们承认这个就是自己的嫂子或婶婶,确定亲属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新媳妇是否懂得人情世故。 小孩子掉了牙,上牙要从胯下扔到床底下,下牙要扔到床顶或屋顶上,这样牙才长得快。扔牙时要扔到无人处,谨防被人用脚踩了,那样自己会倒霉。 在安床帐时禁止说话。俗称,在帐中谈话,蚊蝇知道了会在晚上进入蚊帐中搅人清梦。 庆寿避忌在五十岁,以免犯着一百的对半。也不在七十岁上作寿,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作了寿庆对本人不利。 请客用餐,汤菜要双,禁忌用三样菜,因为三道菜是死囚伏法前吃的。婚宴席上,禁忌动吃席上三鸟“四点金”,即头、尾、两翅。 孩子吃饭不能用盘、碟盛饭,这样会使肠肚变浅,长大后气量变小,胸怀狭窄。 正月初仪不能举行婚礼,中元节前后一个月不作夜行,中秋节供品应是斋品,娘家不留已婚的女儿过冬节等。 在八月中秋节,人们便在庭院中摆放供桌,农村人还会到田里取来两根甘蔗。祭月一般由家庭主妇主祭,男人不祭月。因为男人属阳,月属阴,阳不祭阴,怕产生冲撞。小孩们总是喜欢将书包,崭新的课本用作业本、铅笔放在供桌上,以祈求读书聪明。 潮汕端午节还有吃栀粽的习俗。栀粽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栀子(俗称黄枝或枝子)捣碎后浸泡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后倒入铺奠裸布的竹粽黄色,能助消化,增食欲,祛疫病。 女人不能从人家的头上跨过。怀孕的妇女不能抱人家的孩子。结了婚的兄弟,弟弟可以坐上嫂子的床沿,哥哥则不能坐在弟媳的床沿。 在潮汕,灵魂崇拜的习俗颇流行。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睡着了,他的灵魂就离开躯壳在空中游荡。所以,一个人要是睡着,千万不要将他的脸涂抹成一个大花脸,不然,当他的灵魂回来时,会找不着躯壳。特别是小孩,假如他在别的地方睡着,而家人要将孩子带回家去的时候,须对孩子说:“回家睡觉。”以免灵魂找不到躯壳。 不少人认为孩子在哪儿跌下,他的“精神”会因为受惊吓而跌落,因此必须将他捧回。办法是将受惊孩子带到跌落的地方坐着,将带去的五土钱━━五色纸条撒向四方,用手掌或者笊篱,向水面作舀状,然后将舀来的“精神”向孩子头上倒下十二次。于是,孩子的精神就复位了

林晓新(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