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
英利镇菠萝、剑麻的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市第一。菠萝种植3.58万亩,年产菠萝4.3万吨,这里的菠萝产量高,品种优,味道美,是罐头制品的良好原料。种植剑麻2万多亩,年产麻丝350多吨,地毡、棕绳等13种剑麻制品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甘蔗8.5万亩,工业产量24万多吨。乡镇企业有东溪发电站、机砖厂、多家菠萝罐头厂、剑麻制品厂和红木工艺厂等,英良1000公顷盐场。青桐洋储有含量丰富的硅藻土矿,蕴藏量占有全市的二分之一。位于新村附近的英峰岭,山清水秀。风景独特,是古今闻名的雷阳八景之一,是旅游的好去处。207国道横穿莫利,是大陆至海南的必经之路。
英利镇土质肥,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菠萝、剑麻的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市第一。菠萝种植5万亩,年产菠萝4.3万吨,种植剑麻2万多亩,年产麻丝480多吨,地毡、棕绳等13种剑麻制品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甘蔗8.5万亩,工业产量24万多吨。
英利镇依托菠萝、剑麻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各类民营企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尤英利镇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新上马项目民营企业达9家,形成了菠萝系列产品、杂果系列产品、水产系列产品、芦荟系列产品、剑麻系列产品和淀粉加工产品等6大加工系列,形成区域优势明显的民营企业集聚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42家,年产值达3.2亿元,仅菠萝系列产品年产值就达3.2亿多元。英利镇民营企业稳健持续发展反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业兴,百业旺。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完善好就业和劳务输出社会系统工程,拉动旅游、运输、旅业、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英利镇素有“菠萝之乡”之美誉,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空间。青桐洋储有含量丰富的硅藻土矿,蕴藏量占有全市的二分之一。鹰峰岭山清水秀,风景独特,是古今闻名的雷阳八景之一。[1]
调整政策创新制度
市场瞬息万变,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作出机制性政策调整。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是国内干预市场行为的通病,备受争议。英利的应对秘诀是:以扶持为中心,创新制度,体现政府、农民、企业利益一体化。
——成立了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并实行挂钩扶持,规定每名班子成员挂点一两家重点民营企业,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变化,研究出台强有效的应对性措施。去年菠萝罐头面临“双危机”之际,这种创新机制发挥了极大地作用,迅速协调金融部门给企业流动资金“输血”,促成企业的并股并购。
——实施优惠政策,降低工业经济发展的“门槛”。对新办民营企业给予各种优惠。去年,成功促成厦门国贸集团注资3000多万元收购红土地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广东宝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这家上市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的带动下,英利镇各企业都得到促进提高。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定期召集各企业负责人召开农产品产销分析会外,由镇农业办牵头成立了信息服务小组,对菠萝、剑麻等加工产品市场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调查和分析,帮助企业研究制定产销策略。
——支持企业成立了菠萝罐头加工企业协会。通过协会协调好各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了恶性竞争行。
——引导民营企业走“科技兴企”之路,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利用广东省科技专业创新试点镇的有利契机,利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确关技术信息,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到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加工企业搞好技改挖潜,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全镇仅菠萝加工产品就有26个品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