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艺术文化(2)

家乡区县: 天津市静海县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清末民初以来流传于天津(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中传唱)。它渊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又和很多地区的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它用天津地方语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腔调高亢爽朗,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著名的天津时调演员有:王毓宝等。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在民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地,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建国后,天津河北梆子剧团成批恢复和建立,天津复兴剧社、移风剧社、益民剧社、民主剧社相继成立。之后,天津成立了国营河北梆子剧团。

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属板腔体鼓曲,起源于北京以东的河北宝坻(今属天津市)、香河地区,于20世纪20年代确立于天津。著名的天津京东大鼓演员有:刘文斌等。

文学
天津文学这一概念,更多是在文学史的“国家叙事”基础上成立的,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地域文学”存在的。“天津文学”在某一历史阶段曾间断性地呈现出“地域特色”,如“津味小说”的出现,但置放到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视域来看,“天津文学”的地域性和传承性都不那么明显。[5] 天津著名作家有:宫白羽、梁斌、孙犁、穆旦、曹禺、邓友梅、浩然、冯骥才、航鹰、蒋子龙、王蓝、林希等。

电影
电影一词起源于天津。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英商快利洋行的一则广告《活动电光影戏出售》,文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这是文献记载“电影”二字组合第一次出现。从此以后,借由《大公报》在京津冀的影响,“电影”一词开始普及。

值得追求的追求(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