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文艺组织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伊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性开展工作,广泛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精心创作出一批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弘扬了主旋律、提升了正能量。在实践活动中,文联领办实施了文艺惠民“六个一工程”,即:一个基地、一本好书、一个沙龙、一首好歌、一批巡展、一部微电影。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旗委宣传部开展了“惠民五送”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艺惠民工作。
一个基地
“纳林高勒社区的文化建设搞得不错,墨香四溢、书画琳琅满目、各类艺术精彩纷呈。”这是2014年6月的一天,时任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旗委书记王东伟陪同上级领导在阿镇纳林高勒社区调研介绍情况时说的一句话。此时,正是伊旗文联已开始实施文艺惠民“六个一工程”之时,就是以纳林高勒社区为载体,打造一个文艺活动基地。
伊旗各类文艺协会多达数十家,但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各单位创作、排演的作品和节目,只有在节假日或庆典活动时演出或展示,之后便束之高阁;另一方面,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针对这一情况,伊旗文联积极联络、协调,将“沉睡”在各单位的文化资源盘活,让其重见“天日”,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送进社区,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与各协会艺术家一起研究探讨如何搞好社区文化工作,凝聚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文化人。一些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艺术家说:“我们的艺术和自我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伊旗文联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但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在艺术家和政府、艺术家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纳林高勒社区文艺基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伊旗独特的文化风格,挖掘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其成为了广大居民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该基地建成后,先后不定期举办了歌曲演唱周、各类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了绘画写生、群众性摄影大赛等;还组织了民间艺术等具有互动性的文艺活动,将该中心逐步打造成了“一年无淡季”的艺术交流、文人雅集、群众受益的文化艺术平台。
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基地这种独特的桥梁纽带和整合资源的作用,是其他文化行政职能部门难以替代的。调动各方的力量,凝聚各路精英的智慧。伊旗文联这种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各尽所能、联合共建的工作模式,与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互补,改变了以往街道由文化站组织活动,以行政行为单方面开展工作的状况,使各单位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变客人为主人,变被动为主动,变参与为共同组织活动,最大限度地团结、维系了社区内富有文艺资源的团体和活跃于社区的各类文艺人才并切实保证了文联在各类活动中的协调领导地位。名副其实地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越来越显示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重要性。
一本好书
在打造“一本好书”过程中,伊旗文联通过办好汉文刊物《天骄》,既为本地作家搭建起步平台,又为艺术家营造良好交流环境,更记录和展示了地域文化特色和伊金霍洛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成就。伊金霍洛旗文联认为:地方文联刊物就是地方文化的窗口。《天骄》作为旗级文联刊物,是文化伊旗的一面旗帜,更是伊旗文化的一张名片。
今年的《天骄》紧紧围绕“群众路线”这一主题,宣传成果丰硕。创办了党的群众路线专刊,积极弘扬主旋律,推出了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图片成果展。同时刊载了歌曲《群众路线》、《为咱百姓谋福利》、群口音乐快板《群众路线是根本》、双簧《伊金霍洛请你来》、方言小品《天骄圣地欢迎您》、地方小调《惠民五送实在好》等各类作品40多(首)篇,这些作品为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和业余文艺队提供了高质量的表演脚本,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打造“一本好书”的过程中,《天骄》注重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大力投入编辑力量,努力追求内文的高品味、高质量、大格局,大量刊发本土作家作品,大胆推出本地文学新人,积极发掘、培养和推介伊旗本土文学新人。“小说点击”、“散文随笔”等栏目大量发表伊旗作家的作品,在这样的氛围下,作家们深受鼓舞,不少作者得以从此起步超越自我,实现文学梦想。除文学作品外,《天骄》每期还利用“曲艺”栏目及封面封底和彩页为阵地,刊发戏剧小品、曲艺、民间文艺、书画、音乐、摄影、剪纸赏析等艺术门类的佳作,既提高刊物的艺术气息,又很好地向外推介艺术家,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刊物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图文并茂、时尚雅致、厚重大气的风格,深受作者和读者欢迎。
今后,伊旗宣传部、文联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严格把关,重点打造《天骄》文艺双月刊品牌。不断优化中的《天骄》,无疑是伊旗文化的一朵盛开的鲜花,是文化伊旗的一张名副其实的名片,更是大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不可摧的堡垒与阵地。
一个沙龙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伊旗的文艺工作者们纷纷要求投身到这一伟大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企业界的文艺爱好者也非常积极。但他们苦于缺乏创作、交流阵地,很多活动无法参加。
针对这一现状,伊旗文联及时与一家民营企业联系,在阿镇工贸大厦为大厦内及周边企业、单位的书画爱好者协调解决了一处80平米的书画创作活动室。这家企业是鄂尔多斯市浩恒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领导当即表示,不收取任何费用还给提供书画创作设施。这个书画创作沙龙取名“铁砚斋”,早已于今年六月份投入使用。沙龙负责人高建雄说,“铁砚斋”揭牌以来,专程前来创作交流的书画界人士络绎不绝。
在此基础上,伊旗文联因势利导,精心组织筹划了一次如何以“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开展文艺创作的沙龙活动。
艺术家们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学习、研讨,促进了相互间创作的进步。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重视文化的精神力量,以先进的文化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反过来也要以经济的发展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应该多吸取优秀的文化,让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上升到一个高度,人要有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大家表示:这次活动给思想和心灵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触动。伊旗文联始终围绕颂党、爱国、为民造福这一中心主题开展的这次文化沙龙活动,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今后的创作实践活动中,一定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心怀群众,面对现实,以生活姿态向下、精神姿态向上的务实心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首好歌
“张家长,李家短,赵家的媳妇儿叫得欢,翻过梁,跳过沟,百姓的事儿就牵着走。下乡干部的官不大,句句都是知心话,磨破嘴,跑断腿,千辛万苦不后悔。”这是伊旗文联创作的歌曲《为咱百姓谋福利》里的一段歌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旗文联决心创作出一批紧贴群众实际、利于传唱的好歌。主要从三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坚持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真正做到“三贴近”,跟上时代步伐,感悟生活真谛,推出既弘扬主旋律,又让老百姓喜爱的优秀作品。组织全旗艺术家深入到生产生活第一线,开展深入生活“走基层”活动,沾土气、接地气,为出好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始终坚持创作上的高标准、高质量,注重作品的创新提高。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强调精品意识、责任意识。三是凝聚、发现、培养人才。既注重发挥老艺术家的积极作用,又大胆使用新人,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团结协作、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文艺队伍。
在多措并举的努力之下,旗内广大文艺工作者陆续创作出了《群众路线》、《为咱百姓谋福利》、《心曲》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歌曲。歌曲《矿工魂》还被选入十六集记录片《神东之路》。
一批巡展、巡演、巡讲活动
今年6月下旬和7月中旬,伊旗文联和陕西省神木县文联联合举办了“伊金霍洛——神木两地优秀摄影作品展”。两家各精选100幅优秀作品,先后在神木县城广场和伊旗创业大厦各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展览。为宣传鄂尔多斯和宜居宜业宜游伊金霍洛起到了积极作用。11月中旬,伊旗文联、美协配合旗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开展了“爱我鄂尔多斯·乡风文明大行动”暨“美丽伊金霍洛”全市绘画写生优秀作品展。
7月28日至31日,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曲协、伊金霍洛旗委宣传部、文联、曲协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汉语曲艺创作研讨培训会在伊金霍洛旗召开。9月10日至13日,由内蒙古文联主办,伊金霍洛旗委宣传部、文联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慰问演出活动在伊金霍洛旗举办。60多位来自全区各地的艺术家们先后深入神东集团公司文体中心、神东天隆集团武家塔露天煤矿、伊旗影剧院、阿镇纳林高勒社区等地为群众送上了一台丰盛的文艺大餐。10月9日至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伊金霍洛旗文联承办的“走进伊金霍洛”全区书法篆刻艺术观摩展和“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书法辅导专题讲座在伊旗举办,来自市、旗书协及书法爱好者200多人参加了培训。11月9日至10日,伊旗文联、硬笔书协邀请内蒙古硬笔书协主席吴全仁教授先后深入红庆河小学、伊旗第二、三、四小学举办“内蒙古硬笔书法协会书法公益大讲堂”活动,各小学认真组织师生们听课,收到良好效果。
一部微电影
伊旗文联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伊旗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伊旗医院检验科主任郝兴华的先进事迹创作改编拍摄了本土微电影《爸爸的亲人》,弘扬了主旋律,提升了正能量。影片在2014中国平遥电影节上脱颖而出夺取桂冠,荣获“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两项大奖。活动总策划、总导演黄东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爸爸的亲人》充分展示了鄂尔多斯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一部仅29分钟的微电影能把故事讲的如此完美、人物刻画的如此生动确实难能可贵。感人至深是给这部微电影最高奖的充分理由。”
伊旗文联在实施好文艺惠民“六个一”工程的同时,积极配合旗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惠民五送”大型主题实践活动,从2014年3月25日开始,分别深入到全旗各个镇,为各族各界群众免费赠送《文化·伊金霍洛丛书》、《天骄》、《伊金霍洛民歌》、《鞥得根查干》、音乐CD《圣地新韵》、《伊金霍洛报》等文艺宣传品3000多份,让文艺之花在群众心田绽放。

冯海刚(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