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白塔,又名无量宝塔,在南充县城西嘉陵江岸鹤鸣山上,与南充市隔江相望。“白塔晨钟”是南充八景之一。据《新修南充县志》载:“白塔晨钟,在鹤鸣山,其塔为宋太祖时建。塔高九丈,座纵横各二丈余,高十二级。”又云:“鹤鸣山在治(今南充市)东一里嘉陵江岸,与大云山相连,上建白塔寺,寺傍白塔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为充城八景之一。”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充白塔为楼阁式四方形砖塔,高39.56米。下为低矮的石砌台基,原基座为须弥座,四周浮雕着龙麟图案。
天津白塔建于辽统和年间,辽清宁四年(1058)重建,在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所以亦称观音寺白塔。
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该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造型奇特,是辽塔的代表作。通高30.6米,砖石结构。塔基下部砌花岗岩石条,上部的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相轮。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云”之誉。上层室内曾藏有辽清宁四年舍利石函一具和珍贵文物百余件。塔中还有许多价值很高的文物,如辽国的水晶龟形盒、琥珀小方塔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