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云龙区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是世界著名的矿业最高学府。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因历史变迁,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设有孔子学院(澳大利亚)。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共有22个学院,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学校正朝着“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的目标迈进,致力成为在能源和资源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居中国高校第5位。


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Peking Syndicate Limited)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跻身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
1、焦作路矿学堂时期

1909年3月,焦作路矿学堂成立。

1913年12月,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2、福中矿务大学时期

1915年6月,恢复办学,定名为福中矿务学校,确定每年6月5日为校庆日。

1919年2月,学校举办专门本科后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

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更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3、焦作工学院时期

1931年4月,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

1938年7月,抗战期间,学校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与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所属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年7月,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9月迁至江苏苏州。

1949年4月,苏州解放,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9月迁回焦作工学院原址。

4、中国矿业学院时期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

1951年4月,在天津举行开学典礼和成立大会。

1952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

5、北京矿业学院时期

1953年9月,学院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6、四川矿业学院时期
1970年5月,13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

1978年2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7、中国矿业大学时期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1997年7月,将北京研究生部改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000年2月,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9年10月,举行建校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100周年庆典,同月北京校区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薛俊天(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