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校---徐州医学院(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云龙区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学院,简称“徐医”,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徐州医学院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徐州医学院是苏北及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

徐州医学院在1958年创办之初就开始了本科教育;1960年开始成人继续教育;198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1993年起,学校与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多所院校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截至2014年10月,徐州医学院学校占地1200余亩,设4个校区,有19个院系(部)和14所附属医院;面向国内16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


历史沿革

徐州医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59年,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

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

198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1996年开始相继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0 年,徐州卫生学校并入徐州医学院。

2005 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12月,徐州医学院设有12个系(部、院)。学校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学等20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 徐州医学院有教职工1454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989人,其中教授2

 

03人、副教授474人,博士248人、硕士558人,博士生导师19人 、硕士生导师 50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 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人次;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项目资助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3人;江苏省政“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47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9人次,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5人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劳动模范 6 人,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人、银奖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徐州医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和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级精品教材(立项)19部。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1个;拥有第一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是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徐州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首届毕业留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100% 。2005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

 

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3 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徐州医学院药学教学团队

省级精品课程:

麻醉药理学、麻醉解剖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临床麻醉学、临床药理学、医学统计学、人体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徐州医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优势学科群1个,“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临床专科19个,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1个,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3项。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薛俊天(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