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进程已取得了根本性转变。希特勒的德国溃灭已成定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在中国人民沉重地打击下,也已走到穷途末路。3月14日早上,高潭党组织获得当天下午有100多名日本鬼子分乘数辆马车,将从海丰窜来高潭圩的确切情报。负责人立即前往隐蔽在五指嶂下村里的东纵6支队第5大队报告,受到大队首长韩藻光等的重视,并就地共同研究,分析日寇进窜高潭的意图。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抗日游击队秘密进驻高潭还不够1个月,虽然不久前在地下党的协助下,分兵出击,在同一夜里拔除了反动武装设置在高潭公梅的盐站、海丰新圩的税站。但仍未公开活动,群众还不明游击队的番号。日军如果已获悉我游击队的行踪,企图进入高潭“扫荡”,那末,我们就不会乘着驮物资的马车大摇大摆而来。从敌人的行动上分析,显然,他们还不知道我游击队潜伏在高潭,说明敌人是迫于形势,不敢走沿海的公路,而想假道高潭向新庵、多祝、惠州撤退的。然而从高潭圩向外逶迤伸延的道路,只有经泔溪出李坑屯这条路可以走马车。敌人这样仓惶行动,也表明是急于赶路的。如果不发生突然的情况,敌人次日一定继续赶路。
地方党的领导人和游击队的指战员无不认为这是天赐杀敌的良机,一定要打出中国人民的威风来!决不能让日本鬼子从眼底下顺顺当当的溜走。于是断然决定:迅速组织民兵,配合游击队于当天午夜开赴佛子坳埋伏,伏击这股逃敌。佛子坳峡谷长约4华里,两侧高山耸立,地形险峻,马车道于谷低右侧缓坡上延伸,只要把握住战机,出敌不意,居高临下,打它个措手不及,完全可能把敌聚歼。
为了确保战斗取得彻底胜利,地下党负责人同游击队指挥员再三研究战术的实施,制定了统一指挥的原则,命令游击队和参战的民兵于黄昏后秘密到水口村“培养学校”集中待命,然后混合编组战斗队列,由1名游击队员带1名民兵,在临战中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战士的威力。
半夜里,队伍悄悄地依序疾奔佛子坳,进入埋伏阵地,按照指挥员的部署,迅速埋好地雷,挖筑掩蔽工事,检查枪支子弹,严阵以待敌人的到来。次日拂晓,大雾弥漫,这意料不到的天气,使指战员个个心急难捺,生怕影响战果。片刻,轱辘轱辘的马车声由远及近,依稀可辩的马车,一辆跟着一辆进入佛子坳;坐在马车上的鬼子七歪八倒,晃头晃脑,显得疲惫不堪。指挥员憋着气注视着敌人的行动,瞄准时机,一声令下,拉响地雷,不料地雷引线因大雾受不了潮不会引爆。鬼子听到动静立即停止前进,发现埋地雷的痕迹,登时惊慌失措,嗥叫不已。指挥员见状,立即下令集中火力封锁阵地的两端,遏制敌人四散逃窜,号角声、喊杀声、呼应声交织着刺耳的枪声响彻整个山谷,被打得懵头转向的鬼子,乱作一团,嚎嚷不止;军马乱蹦奔突,嘶叫不停。醒悟过来的鬼子,纷纷趴在车底下,有的不知死活地往沟里滚。龟缩在石岩下。由于天气的原因和缺乏炮火,对躲在石岩下和车底下鬼子,我军有限的机、步枪火力,不能充分发挥消灭敌人的效用。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浓雾又逐渐升腾散去,战地情势不断变化,给敌人有了喘息的机会,并且组织迫击炮火向我阵地轰击,然后组织兵力向山上冲锋。在我军有力的反击下,鬼子的每次冲锋都被打退了。由于我军药弹有限,尤其缺乏击溃敌人迫击炮的火力,如果与敌相持下去,于我军不利。于是,我军指挥相机改变战术,指挥队伍隐蔽地依序转移到安全地方。在转移中,有1个游击队员和1个民兵被敌人迫击炮弹片击中,不幸牺牲。敌人看到我军火力逐渐消沉,知道我军已转移了。侥幸捡到一条命的鬼子,慌乱地把被我军毙伤的10多具尸体和号啕不已的伤兵塞上车,失魂落魄似的向新庵方向逃去。
佛子坳伏击战,我军未能获得全胜,纯属天气突然变化的影响,但却给日本鬼子一次沉重地打击,从此以后,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日寇再也不敢窜入高潭了。
佛子坳伏击战,是中国军民弘扬民族精神,共同谱写一曲反抗侵略、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战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