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由来】
张北观音禅院,民间俗称“曹三奶奶庙”,座落于张北县大西湾乡什巴台村,由“泰山奶奶庙”、“关帝庙”和“观音庙”三座庙宇组成。1938年,“曹三奶奶庙”在元代“神女石庙”旧址上扩建后,尤为闻名。每年到庙中许愿、还愿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过往香客20万人之多,庙宇香火不断,鼎盛一时。
“曹三奶奶庙”南扬名于河北保定,北闻名于内蒙二连。从1939年开始,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泰山奶奶香火庙会这一日,张北、尚义、康保、化德、沽源、商都等地方圆百里的人纷纭来到什巴台村,善男信女们日夜蜂拥上山进香。云集的摊贩,琳琅的小吃,喧哗的人声,串唱的竹板,可谓是商贾云集,好戏连台,庙会热闹非凡。
解放后,“曹三奶奶庙”由大西湾乡政府经管。1966年文革期间,“曹三奶奶庙”被拆除。1991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这一节日,乡政府在什巴台村组织召开物资交流大会。
【民间传说】
帝王托梦:传说在“曹三奶奶庙”未建前,就有座石庙,这座石庙是元武宗帝所建(元武宗帝即海山)。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2月,元成帝驾崩。当时海山(后来的元武宗帝)在西北驻军,回京途中,军帐安于现什巴台村庙址。其弟爱育黎拨力由于率先抢入宫廷,政变成功,大都蒙古贵族和其母亲请爱育黎拨力坐皇位。母亲靠阴阳家推算来欺哄海山,并派臣到军营写信告知海山,如果他继位,将短命而亡。海山在什巴台军帐中休息时夜梦神女下凡,神女告诉他率军进大都(现北京城)可继位。海山于第二日率精兵三万直逼大都,爱育黎拨力实力不能与海山抗衡,随后海山顺利继承皇位,为武宗帝。为搭谢梦中神女,武宗帝在什巴台村建了一座“神女石庙”。自武宗帝后,历代皇家贵族来安固里淖游玩时,总不忘到什巴台“神女石庙”前上香求拜。
护佑英雄:1933年,吉鸿昌率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驻扎在敖来庙(现在的大西湾乡少道尼村)时,发现距此3里远的什巴台村“神女石庙”不断发出火光,甚觉惊疑。于是,他又率军驻扎到什巴台村。吉鸿昌站在“神女石庙”前,举目四望,商都、康保、张北、尚义、化德五县尽揽于怀,顿觉心旷神怡,喜形于色。晚上大量敌军到敖来庙偷袭吉鸿昌所部,吉部不仅免遭于难,而且击溃敌军,大获全胜。从不信神的吉鸿昌认为是神女相助,故在什巴台庙前虔诚地上香、求拜,并许下美好的祝愿。
祛病消灾:1938年,什巴台村曹三奶奶的长子曹玉魁,27岁时出天花,人将咽气,全村人准备为他料理后事。无奈之下,曹三奶奶到“神女石庙”前跪求神灵保佑,夜梦泰山娘娘从云霄降临到她家,为儿治病送祥瑞。几日后,曹玉魁的病竟神奇般痊愈如初,全村震惊。为了还愿,曹三奶奶凑足1600元大洋扩建“神女石庙”,以后张世先等40多户也主动捐款400元大洋,在石庙旧址上扩建了奶奶庙,即后来的“曹三奶奶庙”。
神奇古庙:“曹三奶奶庙”共塑泥像38尊,在塑像过程中,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大西湾村有一个名叫长材子的李姓闺女,听说庙里塑泥像,出于好奇前去观看。当时画匠正在塑奶母像,画匠对其仔细观察后,发现长材子长得雍容华贵、相貌不凡,遂仿长材子容颜进行雕塑。三天后,长材子离奇死亡。后来,其父母到庙中观看,发现奶母模样竟与自己死去的女儿不差分毫,方知女儿长材子已被画匠摄魂塑了像。
【兴建意义】
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国宗教优秀文化,经张北县人民政府同意,获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审批,恢复重建张北观音禅院工程于2010年4月10日全面启动。禅院恢复重建后,依托本地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禅院将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态势宏伟、设施配备齐全的活动场所,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促进本地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也将对于扩大张北对外宣传、提升知名度、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重建规划】
规划建设的“张北观音禅院”为一座仿古风格的寺庙,属于佛教与道教合一的寺院,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土地庙、奶奶庙、佛塔、偏殿等建筑。天王殿与大雄宝殿是合二为一的佛教宝地,大殿中间是释迦牟尼像,左右分别为弥勒佛和韦坨菩萨,两边是四大天王。
“张北观音禅院”地址位于大西湾乡什巴台村北山旧庙址处,规划占地20亩,座于迤逦舞美、丘陵环抱的大乌登山顶,眼前塞北牧场,大漠一揽,登高佛塔,张北、康保、尚义、化德、商都等县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恢复重建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2010年底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土地庙、奶奶庙、佛塔、偏殿、院墙主体工程。第二期于2011年完成广场绿化、禅院外围绿化、戏苑等工程建设。
“张北观音禅院”建成后,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态势宏伟、设施配备齐全的活动场所,不仅不妨碍周围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有利于佛教泓法利生活动的开展。
【投资来源】
恢复重建“张北观音禅院”预计投资700万元,资金以张北县诚信公司经理郭世虎出资为主和倡导、鼓励社会公众、各界人士踊跃捐资为辅的方式构成。“张北观音禅院”建成后,会将募捐人的名字长久铭刻在《功德碑》上,并颁发永久《进庙免费卡》以示纪念。恢复重建“张北观音禅院”募捐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遗址说明】
“曹三奶奶庙”旧址,位于张北县什巴台村后300米的北山旧庙址上,有两个石门墩,高三尺,宽二尺。建庙石碑留存在什巴台村村内。石碑记载着建庙时间以及在建庙时捐款的善男信女们的名字与捐款数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