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2011年,惠民县魏集驴肉被山东省评为“到山东100种不得不品尝的美食”之一。
魏集驴肉有悠久的历史。起初先祖采用的是走街串巷的经营方式,因家族为贾姓,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称之为“贾氏驴肉”,后经数代人不断的摸索改进,最终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风味。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城(今惠民县城)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魏氏驴肉作为贡品被举荐至京城,同治皇帝食之龙颜大悦,被钦点为御厨专用膳食。自此,魏氏驴肉进入京城宫御膳房,魏氏驴肉的名声在全国张扬开去。
魏氏驴肉选用蒙古大草原的二岁毛驴,配以百年老汤,添加各种名贵中药,精心煮制而成。制作的驴肉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醇香,味道鲜美可口。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蔻、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
驴肉:性温,有滋补祛寒,补气养血以及养颜美容之功效。
驴皮:驴皮是熬制阿胶的主要原料,人食用后可起到很好的滋阴养血,补肺润燥以及止血安胎功效。
驴鞭:强阴壮筋,滋肾健体。可治疗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等症。
驴碗口:对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有很好的疗效,是滋阴养血之上品。
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
驴脸:具有补血、益气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型糖尿病。
还有驴板肠、驴心、驴肝、驴尾、驴肺、驴血等二十多个品种的美食,以及礼盒驴肉、驴鞭等。
驴肉味甘、性凉、无毒。解心烦,止风狂、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中医学认为驴浑身是宝,尤以驴肉、驴皮、驴鞭为最。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18.6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中医则认为驴肉的功效一是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者的补益;二是养心安神,用于心虚所。
它是魏氏庄园的待客主餐,它是乐安官衙的百味之冠,它是同治光绪的宫廷御膳,它,正是惠民县魏集驴肉。传说纷纭真假难辨,但天天蒸煮的老汤却日益沉香,百年驴肉的鲁北味儿,正走出家门儿,顺着黄河飘香齐鲁。
门口打着幌子,铺面迎着食客,院子里盘着大锅台,百年前的驴肉店在乡人记忆里总是顾客盈门。主妇打来高粱酒,壮汉割着熟驴肉,老人守着细火,前柜飘着酒香,客人们行起酒令,俨然鲁北版的《清明上河图》。除了开店待客,魏集买卖人还走街串巷叫卖驴肉,顺着黄河走济南,沿着官道上京城,百年经营的辛苦远去了,但沉香的老汤却依然诉说着沧桑。
“驴肉店最金贵的就是这老汤,一天天加工一遍遍煮,没有年头,老手艺也出不来正味儿”,吃着魏集驴肉长大的老刘很有发言权。传统老作坊以鲁北墨驴为原料,守着“传媳不传女”的老秘方,搭配三十余种中草药,掌握好火候,细细煮出岁月的味道。没有现代色素添加剂,魏集驴肉能传承百年,靠的就是原汁原味,乡下人的实在劲儿。相传,魏集驴肉于南宋被推为惠民百味之冠,于同治时被钦点为宫廷御膳,光绪时被魏肇庆(魏氏家族第十代,惠民魏氏庄园的建造者)推为惠民名吃。这些传说里,至少有一点是真切的,那就是老作坊驴肉受到了魏氏家族的喜爱,成为魏氏庄园的地主家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