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酱菜

家乡区县: 滨州市惠民县

山东滨州惠民县城,清朝为武定府治。这里生产的酱菜以色泽鲜艳、咸中带甜、甜中微咸、酱香味浓、清香可口而驰名全国,人称“武定府酱菜”,是山东地方传统名产之一。武定府酱菜的生产,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发展 明代天启年间,惠民城内(当时为武定州治)就出现了一些酱园商号。后有“仙泉居”、“无香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号延续下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酱园的产品多次进贡朝廷。因惠民城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酱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间,武定府酱菜作为慰问品批量运往朝鲜,受到中朝官兵称赞。传统武定府酱菜品种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酱桃仁、杏仁、水晶莴苣、酱黄瓜、酱花生仁、合锦菜、酱地环、虎皮菜、百工皮等30余种。武定府酱菜之所以久负盛名,是因为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鲜、甜、脆、嫩的特点和色、香、味、体的突出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立了惠民县酱菜厂。1978年后,惠民县酱菜厂恢复了“仙泉居”老字号,惠民镇酱菜厂也重新起用“元香斋”商号。1997年两厂在发掘传统品种,整理传统配方与工艺的同时,又开发了酱两仁、酱三样、多味辣菜、酱芦笋、酱香菇等新品种,使武定府酱菜形成糖醋类、酱制类、泡渍菜、豆制品类4大系列50多个品种。2000年产量3000吨,是建国前的300倍。1988年武定府酱菜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铜牌奖。1994年以来,武定府系列酱菜被评为“山东传统名特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 武定府酱菜特色 武定府酱菜的生产始至五十年代,虽然当时缺少检验设备和检测手段, 却在感官体验中制定了很严格的质量要求,有一系列评判标准,形成了武定府酱菜特有的鲜、甜、脆、嫩四大特点,以其独特的风味及鲜明的特色称名于世。 鲜;东方人对鲜的要求很敏感,并且有较深的体会,常以鲜作为衡量食品是否可以入口的首要标准,所以武定府酱菜也把鲜作为衡量感官检验的第一标准。它之所以鲜美,首先是选料新鲜,原料精选于惠民、商河一带无公害蔬菜,蔬菜种植在当地有很丰富的经验,早在明朝时期就形成了大的种植规模,而进入九十年代后,立体、高效的农业迅速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就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这就为武定府酱 菜。

梦碎红尘(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