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二年编撰的《彰德府志》中记载,安阳八景分别为鹿苑春晖、鲸背观澜、柏门珠沼、漫水长虹、韩陵秋霁、漳河晚渡、善应松涛、龙山积雪。在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王迎喜编著的《安阳通史》上提到,明清时期安阳县已形成了著名了八大景,与《彰德府志》记载基本相同,只是韩陵秋霁变成了韩陵片石。现在安阳人所津津乐道的八大景,指的就是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说法。鹿苑春晖在《彰德府志》记载的安阳八大景中,鹿苑春晖是名列榜首的。景点所在地就是现在的二旅社、市蔬菜公司、市实验中学一带。这里曾经建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大生禅寺,俗称大生堂。大生禅寺修建的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史志记载,在明清时期,此寺香火鼎盛,往来拜谒之人络绎不绝。寺院座北朝南,院内大殿巍峨,古树参天。在《彰德府志》鹿苑春晖图上可见,禅寺内古柏耸翠,形态各异。亭台、石登、石椅,玲珑景致。在禅寺辉煌时期,文人骚客,游方僧侣都会会集于此。春来踏青,夏来避暑,秋可赏月,冬可吟雪。“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说的正是这鹿苑美景。寺内僧人圈养了大量鹿以示其善。因此,民间又把大生禅寺称作鹿苑。寺前有一条宽阔的东西大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大道了,道上骑马的、走路的、挑担的,熙熙攘攘。夏云、秋月、冬雪之际,登上寺内大殿举目揽盛,眼底景致美不胜收。最美的是到了每年的阳春三月,院内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晨色暮蔼中,一抹柔柔的阳光从嫩的树梢上穿过,投射到地上的,是影影绰绰的印记。北面缓缓流淌的洹河旁,波红草绿,阡陌交织的田野里,麦翠花红。此情此景,身在大殿之上登高远眺,“尤觉太和元气之充周于俯仰间,悉会萃于此楼也。”鹿苑春晖也由此而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