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火亦叫祭灶,其为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目前在内蒙古地区一些年长牧民依然能对此有所解读。他们认为,从成吉思汗时代先民到其后裔,都非常崇拜火和灶神(火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当然在一些地方也会出现秋季祭火,饶有兴致的是某些地区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在蒙语中将火神称作“斡得罕·噶拉罕·.额克即(最年轻的火皇后),这与蒙古族由幼子继承祖业、继承香火的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尔吉班扎罗夫认为,一个家没有了火,就失去了居住的价值。一个家点燃了火,就会使这个家清洁,似乎是火使这个家神圣化了。火有着延续家族的神圣使命,因此把火神看成为女性神是有道理的。
待落太阳,出星星时开始祭火。祭火时首先由户主用香火使清洁洗礼火盆。之后,在火盆里的锅撑子内摆放好榆树条或榆树枝。点火之后,用祭火专用的木制小勺子舀阿木苏饭,在锅撑子的四条撑子上抹好。之后,把装饰修理好的胸骨、扎拉玛、柱香、柏叶、黄油、脂肪、炒米、大红枣、白酒往锅撑子肉的火上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