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境外间谍对我国进行的侦查活动愈加频密,策反、渗透以盗取情报的方式也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军事秘密安全形势尤为紧张。而难以想象的是,走街串巷的“破烂王”——废品回收人员也会成为他们的目标,境外间谍企图从涉密单位的废品中寻找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 山东青岛,一名男子在夜色中潜伏到我军航母基地周围,暗中观察着军舰的停泊和进出港动态,并通过电话和网络不断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境外某间谍。
广东东莞,李某一名联系热络的“网友”突然抛出金钱诱惑,让他偷偷地向国家图书馆订购了大量只有境内专业人员才能订购的军事类书刊。从此,李某开始走上了泄露国家秘密的道路。
湖南湘潭,少年张某接到一个神秘的快递包裹,他摸出包裹中夹藏的存储卡,并对里面的加密资料进行处理,用电子邮件悄悄发往境外,充当了泄密情报的“传递员”。
这些并不是谍战剧中的场景,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近期,我国媒体连续披露了数起普通中国公民被外国间谍拉拢、策反的案件。
普通人也会成为间谍的策反对象。间谍,这一看似古老而遥远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