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凤鸣公园(原名丰县公园,1996年易名丰县凤鸣公园),始建于1930年春,出丰城望华门(即东门),折面南,跨护城堤内外,即今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
凤鸣公园坐落于丰县的繁华地段,在周围商业氛围浓重的环境下,凤鸣公园就显得格外清新。在凤鸣公园周围上班的人们在休息时间都会走进凤鸣公园转悠一下来
丰县凤鸣公园[1]
丰县凤鸣公园
放松自己的工作压力,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工作上的琐事。
凤鸣公园内景色宜人,风景秀丽。公园内树木丛生,到夏天的时候,在绿树的映衬下,整个公园都处在阴凉当中,是丰县人避暑的好地方。公园中央有一个湖,湖水清澈,湖内种植的莲花在夏天盛开的时候点缀在整个湖面,显得格外优雅。另外,湖内有好多鱼儿游来游去,在公园内,也经常会看到热爱垂钓的人们在湖边钓鱼。
提到丰县的标志性建筑,那就是高接近五十米的凤鸣塔,凤鸣塔于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县令费思箴、学谕毛志尹共建。凤鸣塔为砖石结构,共七层,人可登顶。基层(第一层)塔门只有一个,向西,距地面一人多高,登塔需爬上基层门方可拾级而上。自基层起沿北半部夹壁墙内砖梯向右转,上行180度到达第二层北半部。第二层东西各有一门,中有人行道,将第二层分为南北两部分。自第二层南半部东方入口,向左转上行180度到达第三层。第七层四方均有洞口,供游人瞭望。登高远眺,丰县景色尽收眼底。
“凤塔秋风”为丰县八景之一。而这座丰县的标志性建筑凤鸣塔就坐落于凤鸣公园中,加上公园湖边有很多长道走廊,就让公园整体看起来宏伟了许多。公园东西堤东端建有游亭,名“望华亭”,以远望城东华山而取名。该亭1932年秋建,系木瓦结构的四角亭,飞檐翘角,叠脊合瓦,滴水迎风,并饰以凤鱼海马,上为莲花宝顶。东西长25米,南北宽约12米,厅堂的屏风皆为透花木掉,堂内宽敞明亮。公园内沿提每10米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闲或弈棋。
中山堂西十余米的堤上立两块石碑,间隔五六米,东为“王团长敬久巢匪纪念碑”,西为“骑兵第三师师长张占魁、副师长杨天斌祸丰纪念碑”。两碑相邻,一功一罪,让后人评议千秋公国。纪念碑西南约70米为传说刘邦的“武台”,武台上有一草亭,书“望野亭”。日军侵占丰城时,公园建筑物被日机炸毁,一片荒凉景象。全国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对群众休闲娱乐场所非常重视,护城河内90余亩仍辟为公园。公园采用自然式园林布局手法,建有假山、长廊、人工湖、游亭、游船、凤鸣书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并重建了“凤鸣塔”。丰县凤鸣公园 - 凤鸣公园景点介绍推荐 凤鸣书院座落于人工湖上,融接待、展览于一身。近年来这里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2002年这里被县委、县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如今,凤鸣公园已经伴随了丰县人民数十年,在这些年里,凤鸣公园已然成为丰县人最热衷去的地方。老年人在这里修心养性,中年人在这里放松压力,青少年在这里放飞心情。总之,凤鸣公园已经成为丰县人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丰县凤鸣公园(原名丰县公园,1996年易名丰县凤鸣公园),始建于1930年春,出丰城望华门(即东门),折而南,跨护城堤内外,即今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公园内建有体育场,体育场内辟有足、篮、网、排球场,并设有单杠、双杠、平台等体育器材,是当时丰县群众体育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公园东西堤东端建有游亭,名“望华亭”,以远望城东华山而取名。该亭1932年秋建,系木瓦结构的四角亭,飞檐翘角,叠脊合瓦,滴水迎风,并饰以凤鱼海马,上为莲花宝顶。亭东向,檐下悬“望华亭”三字匾额。园内同时建有中山堂,东西长25米,南北宽约12米,厅堂的屏风皆为透花木雕,堂内宽敞明亮。公园内沿堤每10米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或奕棋。中山堂西十余米的堤上立两块石碑,间隔五六米,东为“王团长敬久剿匪纪念碑”,西为“骑兵第三师师长张占魁、副师长杨天斌祸丰纪念碑”。两碑相邻,一功一罪,让后人评议千秋功过。纪念碑西南约70米为传说刘邦的“武台”,武台上有一草亭,书“望野亭”。日军侵占丰城时,公园建筑物被日机炸毁,一片荒凉景象。全国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对群众休闲娱乐场所非常重视,护城河内部分仍辟为公园,荷花垂柳,绿树成荫。建有假山、长廊,游亭、游船、老年人活动室等”,并重建了“凤鸣塔”。丰县凤鸣公园,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