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成因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而黄土最集中、最典型的分布区就在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祁连山东麓的日月山,北抵长城,南达秦岭山脉,面积约 40万平方公里,包括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甘肃、青海和河南的一部分地区,黄土厚度一般为80-120米,最大厚度可达180-200社黄土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抵抗侵蚀能方很弱。
1、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十分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