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相依 宜居漯河

家乡区县: 漯河市临颍县

天人合一的“森林家园”

     走进绿色,走进森林,营造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绿色文明正在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把营造天人合一的森林家园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层面来考量,以世界眼光和前卫理念来规划设计一个城市的绿色未来。
      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作为食品名城的漯河,需要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环保的好环境,一个绿色的食品之都才更有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21世纪城市之间的竞争将会提升为一种生态的竞争、绿色的竞争。漯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要建设具有号召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就必须创建一座富有魅力的森林城市,打造城市的绿色竞争力。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005年,漯河市把建设生态宜居滨河城市纳入“十一五”规划,把环境优美作为漯河快速崛起的战略重点之一。
      2006年,漯河市五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的发展定位。
      2007年8月,漯河市作出了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的决定,根据市情,确立了“突出滨河城市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名城”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特色滨河森林城市。
创建森林城市,打造决胜未来的绿色竞争力,漯河人开始了任重而道远的上下求索。

走进被鸟声惊醒的滨水城市

      碧水穿城,苍翠簇拥,花开次第,百鸟争鸣。漯河,一个森林环抱的城市,正以其让人迷恋的绿色魅力展示着食品之都的蓬勃朝气。
     “漯河是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站在沙澧长堤上,望不断的绿色,闻不尽的花香,真爽啊!”初来漯河的外地人感叹。
     “抬头见绿,起步闻香,树越来越多,景越来越美,整天像生活在画里一样。如今,漯河的早晨是被鸟儿叫醒的!”久居沙澧之滨的漯河人感叹。
      作为我国北方难得的一座滨河城市,因沙河、澧河交汇于此,状如海螺,古名为螺湾渡、螺湾河,后演变为漯河。

      近年来,漯河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沙、澧二河穿城而过的资源优势,以国际化视野大手笔规划绿色家园,倾力打造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把“水”的文章做到极致,把“绿”的蓝图绘至完美,形成了一城春色半城水,两河四岸皆美景的秀美风光。
       这是一串令人欣喜的数字:漯河市城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1833.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664.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1.7%、绿地率3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2%;漯河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通道绿化为纽带,以森林公园、游园、小城镇绿化为靓点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绿色给这座青春的城市增添着魅力和荣耀:近年来漯河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品牌城市和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

食品之都的“绿色名片”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森林是人类理想的家园。食品之都呼唤走向世界的绿色名片。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放眼未来、高位起步是我们制订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漯河市林业园艺局局长宋孟欣说,“近年来,我们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科学、系统地编制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始终坚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

       漯河市提出建立“三绿、三林、三网、三园”的 结构布局体系。
“三绿”:即面上绿化、河路绿化、特色绿化。
“三林”:即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休憩林。
“三网”:即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
“三园”:即郊野公园、绿色田园、生态果园。
      独具匠心的设计形成了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环境体系,实现了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林阴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等城乡一体化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
      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设计、高质量的建设,使漯河市城区绿化亮点纷呈:城市主干道均体现出生态景观道路特色,呈现出一路多景的风格。黄河路法桐高大舒展,紫薇花开五彩缤纷;天山路馒头柳相偎相依、金桂花开香气怡人;金山大道乔、灌、花、草层层叠叠;嵩山路一路不同景,千树万树花争艳,人面繁花相映情。

魅力四射的“水韵绿城”

     在辽阔的中原大地,漯河是唯一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的城市,清流映碧,天地造化,沙澧河成为城市之魂。漯河市把位于城市中轴线的沙澧河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廊道,注重“水”与“绿”的完美结合,倾力打造魅力四射的“水韵绿城”。
     “漯河美景,集于水上。放眼望去,玉带缓流,桨动鱼跃,莺啼燕鸣。野鸭时隐时现,沙鸥频频飞翔。在春和景明之日,乘扁舟,徜徉于清波之间,汲澧水,烹新茶,把酒向微风。赏长堤黄花,看鸭凫嬉水,听渔歌互答。有扬鞭放牧者,有垂竿静钓者。不由心旷神怡,游于物外,虽处闹市,仍享田园之乐,更似身处仙境!”一曲行云流水的《漯河赋》生动地展现了现代版水韵绿城的盛世图景。

 

kxx(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