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沁园和人民剧院两处停车场自10月8日实施停车计时收费以来,车位长时间被占用的现象减少,停车秩序明显好转,两处停车场车辆流转率提高了50%以上。对这样的“试点”成效,市民给予积极的评价。
城区停车难,已经是国内众多城市深感头痛的事情。市民埋怨多,政府千方百计寻求对策破解困局。前些年,我市在城区茶局巷建造了立体停车场,建造之初,利用率较低,各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黄金地段”没有搞开发,而是用来疏解城区停车难,政府决策具有前瞻性。而如今,在沁园与人民剧院两处停车场实施停车计时收费,客观地说,管理部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实践证明,一个多月的“试点”是成功的。
停车计时收费有着“溢出效应”,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不完全统计,人民剧院停车场现在平均每天停放420多辆次,车辆流转率上升了50%;沁园停车场平均每天停放300多辆次,车辆流转率上升了80%。那么多的车辆不再是滞留一处,而是快进快出,这对城区交通的改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这就是停车计时收费“溢出来的”看不见的外部受益,它无法用钱计算。
既然市民支持成效明显的“试点”,那么可否考虑适当增加“试点”,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城区停车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