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头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境内,明代时已聚成村落。
该村内的清代村落,密集整齐、小巷纵横,以被评为省级文物单位。
该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比较有名的有: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粤军将领郑润琦、抗美援越烈士郑绍杭、二级战斗英雄郑志安等人。
未到三水大旗头村,已看到古村容颜,村子离公路咫尺之遥,成片的屋舍倒影在村前池塘。古村前的池塘据说代表洗笔墨池。相传郑绍忠只字不识,便在村舍前修建了洗笔墨池,还修建了一座笔形的古塔——文塔,代表笔,与塔下的两方石、村前草坪和广场,组成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池塘不仅仅有象征意义,在建筑群中,还担任重要的角色——集纳村中雨水。村中的房屋座西向东,地基也是微斜,屋檐雨水落在天井小巷,自渗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再由暗渠排到天井小巷,最后排进村前池塘。大旗头古村在修建之初便使用暗渠泄流,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下水道,有设计如此科学美观的排水系统,所以大旗头村修建百余年来,即便在暴雨时节,也从未发生过积水浸村事件。
当我随意走进一户人家,迎面而来的,是一股阴冷的潮气,它们带给了我陌生人独有的闯入感。主人不在,我步入一户小院落。和头顶那些张扬肃穆的官帽屋顶不同,每一间屋舍,都显得通俗而实用。所有的屋子结构布局都大抵相同,院落坐东向西,东面三间屋,中间用木板屏风分割成前堂和卧室,西面中间有一小天井,南北两侧各有一厨房和门廊。每间屋子的面积都不大,有的大屋还被分隔成了两个小间,单间的门半开半掩,小小的铁窗透出一些光线,并未把屋子照亮,只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废弃家具,一种尘封已久的泥土味夹杂其中,刺激而又安宁。从靠近巷道的一侧门房退出,脚边不远处有一个形状酷似钱币的眼洞,这就是“金钱眼”了——这眼洞在彰显富贵的背后,却也非常实用。雨季,水可沿巷道滑下,进入眼洞,再通过暗渠汇入村前池塘。而头顶的官帽样屋墙,又叫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人称“鳌鱼墙”,官帽两耳是厚厚的麻条石墙,可起到隔火的作用。这种具有珠三角地区特色的造型象征官帽两耳,后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能采用,后来在珠三角民居中被广泛采纳,远看墙体高耸严整,顿觉肃穆。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S082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