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中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裕华区

一中现在的校址在1938年以前是石门的“赵家坟地”。1938年侵华日军在这里建立了“日本第一国民学校、日本女子职业学校”。1945年日本投降,该校停办。1946年石门市立女子家事职业学校(1943年建立,原址在新开路)迁到这里,并改名为“石门市立第一初级女子中学”。1947年该校又更名为“石门市立女子中学”。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18日军管会接管了当时的七所中等学校:河北省石门初级商业学校、河北省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河北省私立建国初级中学、石门市立中学、正定联合中学、河北省中学进修班和石门市立女子中学,并委派晋察冀边区教育厅秘书长刘星华同志,在上述七所学校的基础上筹办和组建“石门联合中学”。“联中”分三个部:商职部(校址在今天的石家庄十七中)、男中部(校址在今天的长征街以东原教育学院)和女中部(也是联中总部,校址在“石门市立女子中学”)。 11月24日市政府宣布中等学校复课,并以“石门联中”的名义,通告原七所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到“石门联中”进行报名登记。据统计,共有学生1304人,教师有32人。后来又从华北联合大学学生处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调来20多名教师,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47年12月26日,市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从1948年1月1日起,石门市改为“石家庄市”,故联中更名为“石家庄市立联合中学”。 1948年3月,为适应石家庄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决定从联中分出部分师生组建了“石家庄市女子中学”和“石家庄市师范学校”,联中同时更名为“石家庄市立中学”。 1948年暑假前,晋察冀边区联中改建为“华北育才中学”,学生中县团级以上的干部直系子女留校(北京101中学的前身),其余不符合条件的170余名学生,编入石家庄市立中学。

1948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联中教导处主任张讯如的带领下,这些学生入编市立中学。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分布全市和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市政府决定将市立中学更名为“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同时,从一中分出铁路以西的本市学生,建立了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刘星华同志从1947年建校到1949年10月一直任一中校长,1949年调任市教育局局长。

自建校以来,石家庄一中以严格的校风校纪,优异的教学质量和厚重的文化氛围享誉社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石家庄一中共培养了40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在历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仅1985年以来就有15人获河北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创造了河北省高考的奇迹。有1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彰显出一中“文理并重,突出特长”的教育传统和辉煌业绩,一中毕业生已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有我国首批南极考察队的学者,有我国卫星、导弹发射的专家,有参与“神舟五号飞船”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有各级政府领导;有国际科技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还有我国的驻外使节。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中的毕业生中已有7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

2013高考再创辉煌,全市文理科前十名,我校占6人;本一上线846人,本一率突破80%,列河北省各校第一名。我校有6个班本一率100%,有12个班本一率超90%。

Yim(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