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婚庆习俗

家乡区县: 山东省夏津县

夏津的婚嫁礼仪风俗,与周边县份大体相同,但“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细节之处亦有不少区别。婚俗虽有诸多更新,但其程式却仍有相亲、定婚、登记、结婚(举行婚礼)之程序。

订婚 夏津人的订婚风俗,传统上是以媒人相沟通男女双方之家为始,经双方家庭斟酌认可后才正式进行,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无媒妁沟通,两姓如都是同意定婚,但也须托人为媒从中撮合,此俗自古而然,至今犹存。迄于21世纪以来,夏津人为子女的订婚程序又由繁趋于简,可是简中又有繁,其程序大体是,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则过从亲密,多有相约散步、餐馆就餐小酌等交往,此时则互称为“男友”、“女友”,经数月、年余(或更长时间)的交往,彼此了解后,再举行定婚仪式。这种交往,用现在的称道是“相处”,或“处了多长时间”,或“谈着哩”。相处之中,若有感情不合或不中意处,便作罢论,各自“劳燕东西”。2000年以来,青年男女的恋爱方法确实自由,有的一见钟情,如胶似漆,密不可分,乃至同床共枕了。更有甚者,不登记,不举行婚礼便搬到一起同居,不避人前而出出入入,俨然正式夫妇。更有甚者,生了孩子后再去办理登记手续,然后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

结婚 旧时定婚(即“落小帖”)之后,即着手择日子(俗称“看日子”)结婚。择日子是选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婚礼,择日子的方法是先以女方的属相(生肖)看“行嫁月”。有道是“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马及鼠”。按上述的阴历月份,再以“嫁娶周堂图”确定日期。另还有一种变通的方式,这就是每年阴历十二月(腊月),在夏津县的风俗里,“腊月”里无论何属相(生肖)都可结婚,故称腊月为“乱月”。择日子结婚这一风俗在夏津普遍而盛行,至今无论城乡仍保存着这一习俗。不过随时代的发展,夏津人择结婚日子也有了一些变化,即选用一些庆典或节日时举行,如“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香港回归”、“申奥成功”、“奥运开幕”等等。

夏津为产棉大县,传统风俗上人们嫁闺女准备“陪送物品”,多在结婚前一、二年就着手办理,轧棉花,纺线、织布,准备陪嫁衣物、被褥的材料。夏津人旧传统“陪送”闺女有“四铺四盖”、“六铺六盖”、“八铺八盖”、“十铺十盖”(铺盖,即被褥)之说,总之是多多益善,有人还有借别人的新被褥以充嫁妆数量,壮门面的。

结婚物品准备妥帖之后,待客筵席是为大事了,夏津的旧传统,结婚喜筵是当日办理,21世纪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广为交往,朋情渐浓,朋友日多,所以结婚的喜筵分两部分举行,先是撒帖请客待“朋情”,再于结婚之日设筵招待宗族亲戚人等,在婚筵的办理上,前者优于后者。

结婚前一日,除接嫁妆外,庭院的布置自是不少的,张贴喜联,门挂红绸团花,张灯结彩。结婚之礼仪张贴喜联之历史已不可溯稽了,迄今此俗仍兴盛不替。红纸黑字,书体有隶、楷、行、草等,但用篆书者较少。对联之外还有横披,双扇门还须贴“门心”。

进入21世纪以来,婚庆公司骤兴,县城、乡镇在在可见。青年男女的婚礼多雇佣婚庆公司办理,其道具有音响设备、红地毯、彩门(充气门)、另还有幸福门、黄金大道(用金黄布铺道)等,独出心裁,花样繁多。婚庆公司的主要角色是司仪,司仪往往又是领班和老板,其他另有司仪助理、服务人员若干。司仪均用普通话主持,但水平却参差不齐,有的普通话里杂以夏津方言,听起来不无别扭之感,所以人们又调侃地称之为“夏普(夏津普通话)”,司仪的主持词多用调笑戏謔的语言,用以逗乐,以增加喜庆气氛。其程序则是主婚、证婚、嘉宾代表等致词后,便是新婚夫妇谈恋爱经过、改口(称公婆爹娘或爸妈)、喝交杯酒等。

新婚之夜,闹洞房之后,再由新郎的伯婶母或嫂子(嫂子辈数人为其铺被褥,铺被褥者亦应是儿女双全且家庭完美的人)铺放被褥,并要口中念念有词,“这边扯,那边拽,有了孩子叫奶奶”、“这头短,那头长,有个孩子叫大娘”、“一人拽一头儿,一年一窝猴儿(求多子之义)”有的则信口编造,其词多是早生子,多生子之义。在铺被褥的同时还须撒一些栗子、花生、红枣之类的东西,寓意早生子,男孩女孩花着生,早立子。

新婚礼仪过后的次日,新郎须送新娘子回娘家,称为“回门”。新婚的第三日,是新娘子的娘家人送其回婆家的日子,俗称“会亲家”。

微博:http://weibo.com/3824130909/profile?topnav=1&wvr=6

能力秀:http://wm23.cn/huihui1025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93034852.html

吕慧慧(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