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金牌不新鲜
8月22日,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共获得了47块金牌,金牌总数第一已无悬念。预计在剩下的两天里,中国的金牌总数能够超过50枚。那么,在此之后,中国在奥运会的金牌总数上还有什么目标?中国是否还要超过历届奥运会上,一个国家在一次奥运会的金牌总数记录?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的最高纪录,就会发现,超过50枚金牌已经很不错了,再要超过不只是难度大,而是投入和收获的意义何在。
奥运会历史上,一个国家在一届奥运会金牌总数超过50枚,总共有六次,加上本届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就达到了七次: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3届奥运会,美国金牌第一,共70枚;
1908年,英国伦敦第4届奥运会,英国金牌第一,共56枚;
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前苏联金牌第一,共50枚;
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第22届奥运会,前苏联金牌第一,共80枚;
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美国金牌总数第一,共83枚;
1988年,韩国汉城第24届奥运会,前苏联金牌总数第一,共55枚;
2008年,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第一,共50 ?枚;
分析一下上述几届一个国家金牌超过50的历史,就会发现,2008年中国超过50枚金牌,应该已经是难以超越的奥运会历史纪录了。其他金牌超过50枚的国家,都有特殊原因。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堪称美国国内运动会。由于远渡大西洋代价昂贵,很多国家没有派出代表队。参赛国家一共12个,运动员一共629名,光美国就占了533名,其次是加拿大41人,德国21人,希腊14人。总共89个比赛单项,有些单项比赛的参赛者,全部都是美国人。因此,第3届奥运会70枚金牌的纪录,只是一个意义特殊的纪录,不具有真正的价值。
1908年奥运会在伦敦举办,是一个临时决定。原先定在意大利的罗马,由于地震和火山爆发,临时改到了伦敦,伦敦也借此机会为自己获得不少东道主的便利。例如参赛运动员共2035人,其中英国运动员达710人,其次为法国220人。伦敦奥运会上,首次开始制定比赛规则,英国由此得到一些便利。本届奥运会还增加了不少比赛项目,其他国家大多准备不足,英国选手得以大放异彩。并且,伦敦奥运会的时间延续了半年,非英国本土运动员,没有多少人有这种耐心,在伦敦耗这么长时间。英国获得极大的东道主便利,拿到56枚金牌,虽然对其他国家不太公平,但是,如果没有伦敦挺身而出,这届奥运会很可能要停办,奥委会也只能忍耐。顺便说一下,伦敦奥运会有几个创举影响至今。第一,各国运动员统一服装,举国旗入场;第二,金牌、奖牌以国家为单位统计列榜;民族主义在奥运会上的彰显,由英国开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前苏联获得50枚金牌,是苏联体育制度的第一次突出体现,体育成为冷战期间没有枪炮的战争。中国的体育制度也源自于前苏联,2008年,中国应该能超过50枚金牌这个纪录。
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前苏联共获得80枚金牌,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号召西方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因此,莫斯科奥运会成为以前苏联为马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聚会。其80枚金牌没有多大意义。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美国获得83枚金牌,是奥运会历史上的最高纪录。道理同前一届莫斯科奥运会一样:由于美国带头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前苏联为报一箭之仇,也带头抵制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冷战造成半个世界的国家没有参加。例外的情况出现在中国,中国参加本届奥运会,减少了被抵制的阴影,中国也因为前苏联等体育强国没有参加,而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15枚金牌。同中国一样,美国在这届奥运会上得到83枚金牌,也不具有真正的全世界价值。顺便说一下,除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美国没有参加之外,在其他各届奥运会上,美国的金牌总数都在前三位,这个纪录至今还被美国人自己保持着。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成为冷战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奥运会,由于经历了两次互相抵制,本届奥运会,前苏联和美国都使出吃奶的力气争夺金牌。中国在这次奥运会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体育地位,只得到5枚金牌,被称为“兵败汉城”。在这届奥运会上,前苏联因打败了美国,获55枚金牌而扬眉吐气。但是,这届奥运会也是兴奋剂丑闻最严重的一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加拿大的本-约翰逊因兴奋剂而被取消成绩,女子百米冠军美国的乔伊娜不久英年早逝,被怀疑生前过量服用兴奋剂。此后,前苏联集团中,体育大国东德爆出大量兴奋剂丑闻。因此,由于当时兴奋剂检测技术落后于兴奋剂的快速发展,前苏联55枚金牌中,有多少属于不太干净,也是有理由怀疑的。
从上述回顾中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总数超过50枚,是在一个全面性、公平性、纯净性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应该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成绩。那么,中国在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下一步怎么办?昨天,乒乓球女子单打的颁奖,同时升起3面中国国旗。这种现象在本次奥运会上已经发生过,例如网球女子单打,同时升起3面俄罗斯国旗;有可能还会发生,例如乒乓球男子单打。但是,假设在极端情况下,一个国家夺得奥运会全部金牌,又有多大的意义?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婚姻像一个城堡,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用钱钟书先生的这个意思,类比一下中国的奥运金牌历程,也许比较合适。当中国没有参加过奥运会,我们对站在奥运赛场有太多的向往;当中国没有得过奥运金牌,我们对奥运金牌有太多期待;当中国没有拿到金牌第一,我们对金牌第一有按捺不住的渴望。当这一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最终全部实现了,我们真的应该冷静一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完成了百年的心愿,也完成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奥运会巅峰。未来的中国人,对于金牌已经不再新鲜。我们无须在金牌数量上依然保持强烈的追求,而应该将我们的精力更多放在质量方面,真正把体育变成对广大群众有益的事情。中国的体育不应该只是被大家看的,而更应该是对大家有实际好处的。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指出,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造成中国金牌总数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这个观点有道理,但是,未来全面抛弃现行体育体制也不可取。当某些人在批判举国体育时,其他国家正在大量借鉴这种制度。其实,这种制度的原型在古代奥运会上就大量存在。本届奥运会上,截止昨天,英国共获得18枚金牌。英国人说,这是他们有史以来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显然,他们也知道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56枚金牌有点见不得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英国只获得1枚金牌,10多年后,英国开始与俄罗斯争夺金牌总数第三的位置,靠的就是政府的扶持和拨款。英国首相布朗这几日在北京,他表示要向中国学习某些做法,目的无非是在下一届伦敦奥运会上,给英国争个面子。
除了英国之外,德国、美国等国家也一样。政府有意图地扶持金牌体育项目的做法,各国的称呼、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政府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不用政府掏钱发展体育。事实上,发达国家商业体育发达的领域,一般不用政府资助、拨款、搞科研;在那些商业体育不太发达的领域,发达国家都会为了金牌而花钱,方式不同而已。中国需要改变的是全部都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某些体育领域,政府确实可以放手让社会自己去发展。
经历了2008奥运会,中国政府和中国百姓对待金牌数量的态度,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多一块,少一块,并不那么重要。我们的热情应该来自于体育本身,而不是金牌数量。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超过50枚,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按照西方的规则,只要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中国人一定能够做到最好。这个事实将给中国人以极大的自信。未来,中国需要的是参与规则的制定,而不是只做遵守规则的人。这种改变不能仅仅局限在体育领域,而应该扩大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这也许是2008年奥运会给予中国的最大收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