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寺,原属于少林寺下院,相传始建于唐朝,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历史上少林寺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济灾民。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等原因,水峪寺仅存一座大殿。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信教群众的需要,水峪寺的修建已显得十分必要。经过佛教界的努力,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当地信众的支持下,2007年12月26日,少林寺下院水峪寺修建工程开工,如今已初具规模
关于该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该寺原来就关于该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笠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