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的学校

家乡区县: 郑州市登封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教育质量的优劣,考核着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近几年来,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市实际,从教育工作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登封教育模式”,形成了一支志存高远、充满爱心、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使中小学教育工作后来居上,正逐步实现“教育强市”的中国梦……

前不久,有关部门在山西省吕梁市举办的优秀校长和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上,我省登封市嵩阳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杨万林,在会上作了题为《论学校的管理与发展》的报告,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这是该市几十年来走向全国的第一位讲学者。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它是登封市中小学管理水平的展现,是登封市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展现,也是登封市教育实力的展现。

登封虽然是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的一个县级市,但提起她的教育实力,在郑州乃至全省众所周知。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近几十年来,该市的高考普通本科上线人数一路飙升,连创佳绩,由2005年的680人,进而810人、1079人、1359人、1854人、2545人、2682人、2862人,一路大幅度往上递增……

这是一组令人欢欣鼓舞的数字!

那么,登封教育为什么发展如此快捷?登封教育为什么取得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近日,记者慕名走访了登封市教育体育局。

登封市教体局局长李成林是一位深谙教育规律的管理者。他上任后,从调研中理清思路,第一个举措是着重理论建设,确立了“三十六字治教方略”,找出了登封教育发展的关键。

在这里,提起他们的局长李成林,没有一个不夸奖的。

李成林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他高校毕业后,先在当地农业局机关工作,后在乡镇历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任、乡长、乡党委书记等,每个岗位都干得游刃有余,有声有色。同时,他非常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理论功底深厚。20多年的基层磨炼,20多年的领导经验,20多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思想成熟,善谋果断,敢想敢干,作风踏实。2005年4月,李成林受命出任登封市教体局局长时,由于历史遗留的一些原因,使他面临着登封教育方面的四大难题:一是“散”,即人心涣散,凝聚力不强;二是“低”,即教育教学质量低,那一年,该市高招本科上线仅有600余人,而周边一些县市本科上线已达2000多人;三是“怨”,即教育系统内部、教育与社会缺乏信任、缺乏理解、缺乏沟通,充满“怨”气;四是“畏”,即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缺乏动力。

这种现象,登封的教育怎能进步、怎能发展呢?面对这一局面,李成林局长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抱怨历史,坐等机遇;没有不顾实情,盲目发出政令,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认真调研上,放在了冷静思考上,放在了寻找对策上。

上任伊始,他就深入基层学校了解登封教育现状,与教师、学生座谈,聆听群众心声,短短四个月,他就走访了全市309所学校中的264所,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迅速完成了从乡党委书记向教体局局长的角色转换。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都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深入课堂,对登封教育发展改革理思路、找良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不久,一份分量十足,长达20多页的《登封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应声而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薄弱、激励机制软弱、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信心不足等问题迅速摆在了局党委会上。

翻滚吧马婷婷(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