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潍县城隍庙街(2)

家乡区县: 山东省临朐县

历史由来

河西建置悠久,潍县城的城墙创于汉代,系堆土夯打而成,明末时为防御清兵改为外部砌石,城墙上设炮台二十八处,垛口一千六百处。城里城门有四座:北为望海门,南为安定门,东为朝阳门,西为迎恩门。东关坞有城门7处:东曰升曦,西曰庆城、 通济,西南曰奎文,南曰鸣凤,西北曰耀武,北曰游麟。西城(城里)的街道以大十字口为中心,有大小街巷四十八条。城门上都建有城楼,用以瞭望,即为谯楼。明清时期的城墙平均高3.7丈,厚2.6丈,潍县西城城墙周长九华里。因为建城墙需要大量的土方,所以就地取材,附近取土开挖,于是就在城内的四角形成了许多大湾,比如说荷花湾、蝴蝶湾等等。在城外形成了宽两丈,深五尺的护城河(老百姓叫月河),到1948年许世友、谭震林率领的山东兵团解放潍县时,东城城墙的高度是七、八米,西城城墙高十二、三米。东城城墙在清咸丰以前是土城,咸丰后创建三合土城。东关城内街巷繁多,有九街十八巷之说。其实远不止这些,商业集中地以东门里大街为主。我们一一整理补充。

苏苏小豆(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