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之饮食(二)

家乡区县: 泰安肥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变化,肥城人人民的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

    建国前,因生活贫困,多数人家农忙时一日三餐,农闲两餐,且多数粮菜参半。建国后,日食两餐者渐少。80年代,饮食结构改善,副食类增多,讲究营养卫生,为每日三餐。  

  市内人们待客热情。旧时,一般待客,多是1壶酒(2.5两),4盘菜,吃面食。60年代后,多以四盘两碗待客。招待贵客或新婿,多用“八顶八”(8盘8碗)、“十顶十”(10盘10碗)外加“大件”(整鸡整鱼),畅饮白酒。70年代,待客多用盘盛菜,4~10几盘不等,招待新婿,仍讲究“两大件”、“四大件”。80年代后,待贵客讲究“海味”,不少还饮高档白酒、啤酒或果酒。   

    肥城人习惯饮茶,且讲究茶具。旧时,一般人家饮大叶茶,或以“炒槐米”、霜桑叶代之。富裕家庭多饮花茶。60年代以后,人们多饮用炒青、茉莉、珠兰、等花茶。凡有来访者必饮茶,是市内的风俗。“家来喝茶吧”是人们的礼貌用语。有的人饮茶成习,每日必饮,多则日饮二三次。80年代,除饮茶水外,夏季吃冰棍、冰淇淋,饮汽水者逐渐增多。茶具,旧时以宜兴紫砂壶加锡盖、锡嘴、配豆绿色茶碗为最佳,现在仍以“紫砂壶”为贵,但已为数不多。一般农户用较粗的陶瓷茶具,讲究者及城镇居民多用细瓷成套茶具。

珑珑。(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