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之服饰

家乡区县: 泰安肥城市

  旧时,青年人戴红顶帽衬,老年人戴青顶帽衬,多为一般布料或绸缎所做。冬季防寒戴叶帽,又称“三贴瓦帽”,或戴“一把捋”线帽,儿童戴“马虎帽”,妇女多以印花布包头,中年妇女多戴镶有银质帽花且带帽链的“帽溜”,老年妇女喜戴黑色绒帽。解放后男着解放帽,青年妇女围长、方头巾。80年代后帽式多样,有些男子戴鸭舌帽和毛线织成的各式便帽。夏季戴“太阳帽”、草帽等。女子冬季也多戴毛线、绒线织成的各式帽子。   

   农民下地劳作,多以草帽防晒、防雨。建国前,多用高粱秸皮编制而成。60年代多以麦秆编成。70年代后以芦苇、竹编帽为多。80年代,青年男女讲究美观,下地亦多戴“太阳帽”。   旧时,一般人家男着双脸布鞋,壮年劳力着铲鞋。女子穿尖头鞋,鞋尖绣花。富裕人家,男着细布鞋、皮鞋,女穿缎面绣花鞋。建国后,鞋样更新,男女皆喜穿球鞋、解放鞋、五眼系带布底鞋等。60年代,流行塑料底松紧口布面鞋,女子还喜穿方口布鞋,夏穿塑料凉鞋,男女式样有别。80年代皮鞋、各类球鞋、登山鞋普及,青年妇女多穿高跟鞋,款式丰富多样,老年妇女穿的尖头鞋,质地、款式亦有变化,且不绣花。

珑珑。(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