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光墓原在五华县华城镇陶角里,筑于清嘉庆年间。民国二年(1913年)再迁葬于三清塘长坑里山脑西北坡上。墓用灰沙砌筑,呈交椅形,坐东南向西北,长6米、宽6米,面积约40平方米。内设拜坛,墓头立有麻石墓碑,高55厘米,宽42厘米,阴刻楷体碑文,中刻“前清会状及第晋阶武功大夫任南澳总镇府李氏十九世祖谥忠孝端和讳威光韬亭墓”,右刻“民国二年癸丑岁季冬吉旦立”,左刻 “四大房永祀”。现保存完好。
2006年4月,为挖掘有关状元直系文物,五华县华城镇清武状元李威光故乡黄埔村专门组织文物保护小组,到毗邻华城的潭下镇江塘(光华村)寻找状元母卢氏之墓。经过一番艰辛,终于在光华村二口塘(地名)半山发现了原葬于清嘉庆年间,复葬于清朝光绪四年的李威光母亲卢氏之墓。
该墓属大石(灰)坟筐结构,占地近百平方米,墓碑中央沉雕楷书:“李氏十八世祖妣。清诰封一品夫人。孝懿慈惠卢太君人墓”字样,右侧小刻“三大房永祀”。墓碑见光高47.5厘米,宽39厘米,方向坐东北偏北,碑背混灰沙半圆形已崩脱不全。
据《李氏族谱》载:清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为激励福建南澳总兵官李威光安心在台湾抗击倭寇,特颁发圣旨,诰封李威光之母卢氏为一品夫人(现仍保存“圣旨”原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