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才子--邢侗

家乡区县: 德州市临邑县

在美丽的临邑,曾经有一位名人叫做邢侗。他写的字气势磅礴,令人赏心悦目。邢侗于1551年生,1612年逝世,明嘉靖三十年生于临邑县临邑镇万柳村(今临邑镇邢柳行村)一个书香门第。邢侗资秉聪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剑拔弩张,气势生动;十三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家多藏书,十四岁能读所藏。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家资巨富,后中落。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邢侗诗则出入李、杜、王、岑,“高古典雅,每每工而拙用之”。五七言律宗唐,古风追汉魏,如《平倭歌》等,颇有“建安风骨”。于鳞之后,子愿代兴,堪为一代词宗。晋江友人黄克缵说:“余时与(子愿)唱和,每诗筒至,輙私念:‘此中有佳句’,如尹媫妤望见邢夫人,自痛其不如也”。子愿有诗五百余首,亦收入全集。其于绘事,“偶作意写卷石、莎草、长松、修竹,游戏点缀,罗罗见其清淑,大抵仿叔明、元章笔意。”不以丹青为长,不过略以自适,却也落落大方。不过他对绘事的欣赏和理解,还是表明了他的修养品位的,在他对一些名画的题跋中不难看出。如《题赵子昂墨竹》、《题沈石田画》等。而其《题沈周花果》说:“画以三笔五笔得其神者佳。虽笔笔工整、敷彩浓丽,即得其妙,神亦难至。”写意花鸟画到了明代,即为水墨写意大发展时期,崇尚秀雅,强调“士气”、“书卷气”,属文人画体系。“三笔五笔得其神”,是否可以说在理论上开了“八大山人”的先河呢?邢侗一生之于诗文书画,画是着力少了些,但可以说少而不低。 邢侗博采众长,遍临魏、唐、宋诸大家,其临池之美,以钟、索、二王为主,尤好右军书,而得右军神髓。他自己说:“与右军书坐卧几三十年,始克入化。”明周之士《游鹤堂墨薮》说:“近代邢子愿书,精研二王,笔法恒仿佛《十七贴》笔意;即其卷素所书,迹多述王帖,可谓极意临摹者矣。宋、齐而下,书法衰飒,魏晋风轨扫地者,已非旦夕之故,乃公(侗)独裒然辟除陋习,追迹逸少,无论其精旨谓何,即其矢志,则已超人一等矣。”邢侗行草、篆隶,各臻其妙,而以行草见长;晚年尤精章草。当时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邢”,又与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传世书迹有《临王羲之帖》、《论书册》、《古诗卷》、《临晋人帖》等。除故宫博物院外,今伦敦博物馆,日本、东南亚诸国皆存其书迹。 邢侗的书法成就,为社会所公认。特别其行书为海内外所诊。万历令内竖以邢侗字扇进览,为击节称赏,命女史学其书,遂置以图记。邢司马玠至高丽,有李状元妻,托致书子愿,愿为弟子,自恨身为女子,不能入中国。朱宗伯出使,从人适携邢书二幅,购之黄金同价。琉球使者入贡,愿多住些天,买到邢书才去。今伦敦博物馆,日本、东南亚诸国皆存其迹。除故宫博物院外,上海、长春、四川、湖北等博物馆皆有存迹;台湾博物馆存其书作六帧,存其妹慈静《莲瓣观音图》一帧。可惜在他的故乡临邑,历经风雨、兵燹,邢侗纪念馆仅存其墨迹中堂一幅。邢侗晚岁写出自己特色之作,多为信札,流传不广,故社会影响不大;加之身处穷乡僻壤,又不多同外界接触,故其影响远不如其他书家。然明四家“邢、张、米、董”,从书艺气象上看,其他三家皆不逮也。清道光临邑县令、闽南莫树椿为“来禽馆”撰过一联。

1986年县委、县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修建邢侗纪念馆(公园)。该馆系仿明建筑,占地207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邢侗公园分为水面及陆面两大部分,采用古今中外多种建筑手法结合人文和水面为重点,崇尚以人为主体,分为公众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文化纪念馆区、特色植物盆景区六大部分。公园内建有邢侗纪念馆、反映临邑历史文化渊源的博物馆、珍藏当代著名书画家宋雨桂大师作品的雨桂馆等文化设施。还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晨练广场、音乐广场、市民舞台、网球场和门球场,不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底韵,成为继新世纪广场之后又一代表临邑新形象的标志性地段。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enjing138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91116625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091116625?source=blog
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uc/51618835.html
我叫陈晶,我为家乡代言,我们是朋友,加油互助!谢谢...

晶晶~(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