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猿人探秘

家乡区县: 淄博市沂源县

2009年4月15日、16日、17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连续三天播出介绍沂源县的片子----《沂源牛郎织女寻踪》、《发现“沂源人”》(上、下集)。中央电视台连续介绍一个县的片子达三集之多,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沂源有幸担当这一“首次”殊荣,与沂源“人类生命之源”的实情实景有着莫大关联。
沂源被专家认定为山东古人类发源地。据专家考证,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与“北京人”同时代的“沂源人”就在沂源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大地上繁衍生息了,他们作为齐鲁先民,为山东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发现“沂源人”》向世人介绍:“根据对沂源出土的第四纪更新世时代的动植物化石及现存植物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博士认为,那时山东地区,应属于暖温带甚至于亚热带气候。可以想象,那时沂源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山洞、有河流,有满山遍野的花草野果,那绝对是一个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沂源县属沂蒙山区,系纯山区,山势险峻,沟深谷幽,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等几种。沂源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mm。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以沂河为最。如此优越的环境,为孕育沂源远古人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82年5月6日,新华社刊发了《山东沂源县发现猿人化石》的每日电讯。紧接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分别转发了这条消息。一时间,山东沂源县发现猿人化石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和很多人的关注。时隔不久,沂源猿人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6月的一天,在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猿人遗址东南约50公里的张家坡乡桃花坪村的扁扁洞,又发现了古人类遗骸;2006年12月中旬,在沂源猿人发现地的土门镇黄崖村又发现了一处洞穴遗址。经鉴定,扁扁洞遗址属于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黄崖洞遗址距今约7000年,是属于新石期时代中期偏晚的文化遗存。据此,专家推断从沂源猿人开始直到今天,山东的沂源人种是属于没有断层、保存完好、一脉相承的完整体系。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源猿人遗址名列其中。2007年10月7日,全国沂源猿人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沂源县召开。沂源猿人已是隔着窗子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崔晓杰(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