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五)

家乡区县: 梅州市五华县

日军疾攻香港。邹洪再次南下,军次惠州而香港已失。于是留守曲江,此时日军果然进犯长沙。我军大破之,是为第三次长沙大捷,三次长沙大捷致胜的关键之一在于坚强的工事。我军阵地屹然不动,敌军攻势受挫,敌军被我军包围之时。又无法突围,终成瓮中之惊。而长沙坚强的工事都是经过邹洪指挥所部的努力。三次长沙大捷之后。蒋公亲临衡山召开军事会议。嘉勉有功将领,邹洪向蒋公面禀家世渊源,蒋公惊愕不已。嘉慰备至,频频称许:以邹洪指挥若定。战功彪炳,擢升为第卅五集团军副总司令、颁四等云徽勋章,继续在粤住地区抗敌。此为其毕生最大之殊荣。

民国卅四年年初,邹洪再出任粤桂边区总指挥,同盟国胜局已定。日寇成为强弩之末"虽仍然做困兽之斗。曲江沦陷。烽火漫天,民心震动,流民失所。邹洪安辑流亡,不到一个月,金融稳定,此时邹洪却不幸积劳成疾,竟于四月十六日以四十九岁英年逝世于任所,一代名将未能亲睹台湾光复。费志而终。邹洪生于日据时期的台湾,因此对中华文化仰慕极深,在军之时手不释卷,对于学者极其尊重。而治军严明,更被誉为「常胜将军」;邹洪病危之时。仍口授军机要事,遗嘱勉励部属一心一德:共济艰危,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彷佛诸葛孔明在五文原「鞠躬尽摔,死而后已」的故事。邹洪辞世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将生平宣付国史,卜葬于广东省阳山县。民国四十三年三月蒋公饬建「邹洪上将纪念碑」。

选址于新竹中山公园(今为新竹动物园)。亲颁「忠勇聿昭」挽辞。由考试院副院长贾景德先生题词,罗卓英上将撰述生平。一代忠灵终得魂归故土。邹洪七弟邹涤之,小邹洪九岁,曾在上海习无线电并参与抗战,胜利后出任广东省政府参议:民国三十六年夏返回台湾。四十六年查局票当选新竹县第三届民选县长,民国六十一年再次当选增额国民大会代表,于侨务工作贡献卓著。八弟邹清之,小邹洪十一岁。中央大学毕业。曾任少将参议。

部落女帝(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