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湖风光旖旎,它融文物古迹与自然风景为一体。山环水抱、交相辉映,湖中有个3万平方米的小岛,它如同雄鸡高唱的鸡冠山,山峰上有卧着两大白巨石的双乳山,还有碧波冷流的黑水峪,这些都是天然的景观。上关湖的湖心岛上建“四园三亭一走廊”。四园:即结义园(桃树)、铭恩园(樱桃树)、名特园(香白杏树)、园丁园(李子树);三亭:即常鸣亭(听鸭鹅叫声)、龙景亭(赏湖内风光)、荷花亭(观常湖中荷花);一廊:即亭、园均用阶梯形绿色长廊连结起来。
上关湖集山水林洞于一地,这里林幽树茂,果香飘溢,空气清新,野花遍地,艳丽芳香,水色碧透,山影朦胧,湖中岛屿,似翡翠镶嵌于湖面,岛不大,但却是松荣柏茂,如果将上关湖比做一只玉盘,湖中的小岛就堪称一枚青青的螺髻了。由于上关湖生态环境好,岛上草木丰茂,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与其它岛略有不同,各种鸟才纷纷来此岛栖息。
湖中有一3万平方米的小岛,岛上如同雄鸡高唱的鸡冠山,与以两大白巨石命名的双乳山以及碧波泠流的黑水峪,构成了天然景观。形神皆似的神鳌岛、双乳山、金蟾戏日、乌龟仙洞、擎天石、湖心岛、雌雄斗、天书山、仙女照镜等奇观小景,悦目赏心。这里林幽树茂,果香飘溢,空气清新,野花遍地,艳丽芳香。登山、划船、垂钓、吟诗、作画或者滑冰、赏雪定会使人心旷神怡。
在上关湖的南面3公里处有村名魏进河,是因村东之河而得名。此河北自鲇鱼关流进,南下寒河庄而入沙河。据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10万大军开到魏进河西岸,都被滔滔洪水所阻。身边的尉迟敬德提出:“陛下何不用八面金锏斩之!”李世民接过金锏,朝怒涛打了下去。然而,河水只打开条口子,大队人马仍然难以一时通过。于是,他又下令:“晓谕河水,要立刻从魏进河渗到地底下去,到寒河庄再出来!”这样,才闪出10多里长的十路来,大军顺利地通过。其实,是因此段河底俱是大小河卵石,托不住水,而并非皇帝的“神威”。为了让这些地下水为民造福,便在鲇鱼关上筑起一条长652米,宽100余米的大坝,蓄水面积为3650亩,深度20余米。蓄水量为230多万立方米。初称“上关水库”,后改称“上关湖”。
上关湖的坝基,原是长城要塞的鲇鱼关。鲇鱼关,又称鲇鱼石,鲇鱼石关。因在上关湖南面有一个两亩大的水坑,名鲇鱼池;池中有块黑巨石,长10余米,高7余米,一头大、一头小,看上去像条卧着的大鲇鱼,故得此名。此关距清东陵较近,有清东陵八大景之一的“鲇鱼来游”。明永乐年间建城,其营盘方圆约1500余米,尚有遗迹。
上关湖大坝上的绿色长城笑迎佳客,湖心岛上幢幢楼房新颖别致,花园争香斗艳,湖边建起码头、船坞和游泳场,购置了50个座位的游艇两艘,小划船30余条,每年来此游泳沐浴者有10多万人次;旁边建起了钓鱼台,春、夏、秋季垂钓者络绎不绝。湖边上重修起100多米的长城,供人登临。荒山处处披上绿装,行行果树艳裹香飘。不仅将湖面点缀得苍翠娇媚,又为农民们增加了经济收入。
上关湖为满足游客需求设有篝火晚会,可供大家烧烤,娱乐。上关湖的野味极为丰富,景区准备的特色乡村野味,野鸡,野生鱼,野蛇等,配上农家特色野料喷制,其味道鲜美无比,再加上乡村特色野蔬菜,野味包括山,天水之野味精华,野生鱼更始一绝,各款菜肴制作精美,可提前预定各类野生鱼,是美食爱好者品尝的又一好去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