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史经理

家乡区县: 开封市尉氏县

我的战友史付敏,这辈子或许就是经商的命,当兵前曾经在供销社卖百货,退役后回原单位工作,由日杂公司店员做起,整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近而到土产公司、果品公司任职,最终升任工业品公司副经理。国营企业解体后,因谙熟经商之道,遂成立民营烟花爆竹有限公司,自任经理,生意做得极红火。

1976年3月,史付敏应征入伍到炮兵第2师服役,应该说是一位技术过硬的报务员。1979年初,部队进入一级战备,驻守河南的43军先期奔赴南疆战区,由我部挑选优秀班长和老司机补入该军。等我们上前线时,部队迅速扩编,又匆忙从汽车8团急调老司机,从襄樊36分部选卫生员和补入新兵,临时还从炮2师抽调业务熟练的报务员。在此紧急情况下,史付敏单独由炮2师调入我部新扩编指挥连,可谓人地两生。

战前,我由师直通信营调入通信科。一天上午,刚从炮团调进指挥连的老乡史守礼将史付敏引见给我,因我们老家相距几公里,我父亲与他爸又是老同学关系,彼此很快就熟悉了,成为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

中越战争打响之后,我师先头部队从广西宁明县境进入异国作战,师机关在夏石集结后,由上降跟进到巴口,而后转入卡房的山洞内,指挥连扎营在司令部附近的山脚下,负责对军、师、团三级司令部和友邻部队保持畅通联络。前方战况激烈之时,也是报务员最忙碌的时刻,首长的命令通过红色电波迅速下达到前指,保证一线部队按照预定方案对敌实施打击。作为一名老兵,史付敏不仅具备过硬的军事技术,且性格温和,人缘极好,初来乍到一个新组建的连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战斗集体,每到一处宿营地,他和战友们迅速搭建帐篷,架设天线,开通电台沟通联络。整个战役中,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在滴滴答答的交响乐中恪尽职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娴熟的抗干扰技能收发电文,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

1979年3月8日,我因伤转诊于南宁303总医院,生命垂危之际,忽然收到史付敏从前线转来的一封信,信中夹裹着10元钱和10斤全国粮票,至今想来让人感动不已。要知道,我们上前线时,谁也说不了今生能否活着回来,把所有物品都轻装留在第一集结地域,随身只携带枪支弹药。更何况,史付敏每月才11元津贴费,一下子就给了我10元钱,患难见真情啊!

战后,史付敏因初中学历,加之年龄偏大,未能进入军校深造,退役返乡。他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幼年父母离异,将他撇给乡下的爷爷、奶奶抚养成人,于清贫的岁月里吃尽了苦头。退役之初,在大城市工作的父亲和继母为其联系了工作,甚至连对象都帮他物色了,热切希望他回到身边。性格倔强的他谢绝了父亲的安排,一个人孤零零回到小县城就业。在日杂公司上班期间,他与门店的女工友相恋并与之结婚,生下一对双胞胎。80年代末期,日杂公司倒闭,妻子下岗开始摆地摊卖鞭炮,生意逐渐做大。史付敏所在的公司解体后,夫妻二人租门店租场地,成立起烟花爆竹公司搞批发业务。生意进入鼎盛时期,却祸从天降,10前的元宵节夜晚,妻子在家门口遭劫匪枪击身亡,被抢走货款两万多元,案件至今未破。在此后的10间,史付敏苦熬着形单影只的生活,既要打理公司生意,又得照顾家庭和两个孩子,所幸两个儿子都很争气,警校毕业双双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成家立业让他省去一份心思。

今年秋季,好事多磨。苦等10年的史付敏终于觅到知音,与开封市行政单位一位离异女干部喜结良缘,从此告别了孤灯清苦生活。少年夫妻老来伴,相信他们苦尽甘来,好日子定然还在后头。

金金(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