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蛋白质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东县

关于河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铒料的选择摄食习性,进行试验设计。

徐新章等于1998年用20μm-40μm胶囊饲料饲养蚤状幼体,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分析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5%。

韩小莲等在1991年根据幼蟹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贻贝、糠虾、乌贼、玉米蛋白粉、黄豆粉为主要蛋白源,研究指出河蟹从大眼幼体至II期幼蟹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幼体脱皮时间短、变态整齐、成活率高达86.5%。

徐新章于1998年采用0.618法计算配饵中心需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配制饵料,以鱼粉、黄豆、熟豆饼、玉米、面粉、麦麸等为原料,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17.668%,得出大眼幼体到体重0.1g蟹饵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8.6%,饵料系数为1.155。

徐新章等在1992年用正交L16(4的5次方)表设计,以0.618法优选出饲料蛋白质各水平值进行试验,以成活率为指标,发现体重为0.1g的幼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1.7%。

为了进一步探讨河蟹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和其它生长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的差异,陈立侨等在1994年采用酪蛋白、明胶和酵母粉为蛋白源,以特定生长率、饵料蛋白质利用率及试验后蟹体的生化组成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6g-10g河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4.05%-46.50%,每100g蟹日蛋白质需要量为2.04g-2.79g。

钱国英等于1999年采用正交L18(3的7次方)表,用酷蛋白作为蛋白源制成含蛋白质36%、40%、44%的试验饲料,在水族箱中对体重19g-25g的河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含40%-44%蛋白质具有显著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长比率,良好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P<0.01)。

樊发聪于1989年以河蟹食性为依据,得出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6%,饵料系数为2.2。有学者通过养殖效果的比较试验来筛选实用饵料配方,发现河蟹饲养前期粗蛋白质含量为41%,中后期35%,动植物蛋白比1.6:1是较为适宜的(刘学军等1990年)。

据以上资料表明,河蟹不同生长时期蛋白质需要量不同,蚤状幼体至大眼幼体为45%,大眼幼体至0.1g幼蟹为48.6%,体重0.1g以上的河蟹为35%-45%。

开心小龟(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