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糠类需要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东县

徐新章等(1990年)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指标认为蚤状幼体配饵中糖的适宜含量为20%,为最次要的因子,而纤维素居蛋白、脂肪之后,成为第三限制因子,其适宜含量为4%;大眼幼体至0.1g幼蟹配饵中糖的适宜含量为21.2%,纤维的适宜含量为4.9%;体重0.1g以上的河蟹配饵中糖和纤维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31.0%、7.8%,均明显高于蚤状幼体的需求量,且在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无机盐各因素中,糖是第一限制因子,表明影响成活率的首要限制因素是糖。陈立侨等(1995年)发现糊精添加量高于47%时,除蟹的生长率明显下降外,还影响到机体营养物质的积累,致使全蟹水分偏高而蛋白质含量下降,这可能因饵料中糊精含量过高,影响河蟹的蛋白质利用率所致。但饵料中添加37%的糊精对蟹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粗纤维一般不能为虾、蟹利用,但却是维持虾、蟹类健康所必要的。饵料中适量的粗纤维具有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于消化道蠕动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但过量添加会影响虾、蟹的生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8)试验表明,饵料中含6%左右粗纤维对河蟹生长发育有利。

当然,深入了解与河蟹糖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对糖的利用率等,有利于促进河蟹生长,节约饵料蛋白质,降低饵料成本。

开心小龟(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