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民俗5——舞狮

家乡区县: 徐州市邳州市

每年春节,农村人就会用各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其中有踩高跷、跑旱船、唱地方戏、也有舞狮子。舞狮,是一种表演难度很大的民间艺术,操作者不仅要有强壮持久的体力,同时更要有精湛的技艺。要想把“狮子”舞得“活”;舞得逼真;舞得生动,狮子的跌、打、滚、爬、翻、躲、跳、走等动作,必须反复模拟练习。没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毅力,仅仅来几下花拳绣腿,桀骜不驯的“狮子”是很难驾驭的。有时,艺人们不仅要表演“武狮”的凶猛矫捷,更要表演“文狮”的温顺可爱。“文狮”的诸多诙谐幽默动作,如舔毛、抖身、打滚、挠痒等,不仅使高度疲劳的舞狮艺人得到短暂的休息,从而使更加精彩的表演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同时更能让观众心理得到放松,而且能够感受到幽默艺术的无穷魅力。我有一远房大伯,年纪已经六十开外,但身板却相当硬朗结实。对此,他总以自豪的口吻,说这主要受益于青年时期的舞狮生活。并且,他总爱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地叙述那本已远逝,但又一直令他难以忘怀的舞狮生涯。于是,自幼对民间艺术就怀有浓厚兴趣的我,总喜欢依偎在他身边,做他忠实的听众。渐渐地,我不仅熟悉了很多关于舞狮子的知识,同时也深深懂得了舞狮艺人的酸甜苦辣。舞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由单人操作,难度不大,曰“少狮”。另一种双人操作,难度特别大,曰“太狮”。两人操作“太狮”时,一人为狮头,起带的作用。另一人为狮身,起“随”(即配合)的作用。无论表演狮头,还是表演狮身,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体力。尤其表演狮身之人,屈背弓腰,且眼睛被狮头遮挡,无法目视前方,完全是“盲舞”,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清楚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我追随震天响的锣鼓,挤进人群观看艺人舞狮。当舞狮艺人刚从住处出来,便被热情的观众包围簇拥。“狮子”便一路撒欢,用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动作回报观众。当来到一户人家的庭院前,艺人们便舞狮向户主拜年。不用任何人指点,憨厚朴实的户主便会挑出一挂鞭炮,点燃了,顿时喜烟弥漫。同时主人还会拿出几包糖果,或几盒香烟,作为礼物送给舞狮艺人。礼物虽然不多,但艺人们很知足,很感动。他们把狮子舞得更卖力了,而且从一家舞到另一家,从一村舞到另一村,直到日落西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舞狮艺人的汗水,不知流了多少,身上粘粘的尘土不知有多少,但他们是快乐的。从他们表演时的那份投入,我知道;从我小时候喝彩时喊破喉咙,鼓掌时拍红小手,我知道;从大伯回忆当年情景时,那份陶醉,那份痴迷,我知道。

流沙Grace(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