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千多年历史,但建县却始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光泽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光泽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
以景好而命名
光泽,含山光水色之意。清康熙版《光泽县志》就以 “青山耸翠,碧波潴秀”八个字来描绘县境的地理特征。指境内群山耸立,林海茫茫,形如绿宝石,熠熠生光。又是溪河纵横,涧泉稠密,百溪之水;全然集聚之地。把光泽二字注释得淋漓尽致。
以产银而成名
光泽,其字义是指物体表面反射的亮光。唐武德七年(624),割邵武县之北的光泽、鸾风二乡置洋宁镇时,就有光泽乡之名了。传说,唐初时,光泽乡在北路,因太银的银矿质量很好,县令到光泽巡按时称赞“此银甚佳,光泽很好”,唐高祖李渊看到后 也赞叹“此银妙哉,光泽佳矣”。地名因此而来。
以传说而得名
一是相传很久以前,光泽县叫乌纱县,白天黑夜都黑洞洞的,像是乌纱盖顶。原因是一条修练了千年的黑龙精,把整个县城弄得天昏地暗、鸡犬不宁。后被下凡视察的二郎神除去。百姓为感激二郎神除灭龙精,重见光明,福泽人间,便把 “乌君县”改叫“光泽县”。二是传说远古时代一个赤脚大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路过此地时得知没有县名,看到四周光秃、平地窄小,便随口取名为 “光平”。几年后这位大仙又去赴蟠桃宴,再拂云一看、此地已成凡间仙境,感叹这里的百姓勤快,今后定会福泽无边,于是就把 “光平”改成“光泽”,代代相传,沿用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