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字号——狗不理包子

家乡区县:

   了解天津

   天津历史古老,自然景观优美雄奇,人文古迹星罗棋布,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自然景观有山有水。北有蓟县盘山景点40多处,历史上誉为“京东第一山”和中国15大名胜之一。中有九河下梢、沽水流霞。东临渤海岸边,可观辽阔沧海。天津的人文景点众多。有战国、汉、唐的古墓群、古文物有两千年前的古长城。有唐代古寺、塔、阁坐落盘山,千年古刹独东寺几径地震巍然屹立。元代帝王敕建的天后宫令犹香烟缭绕。明清传统民居和近代西式搂房保存完好。古代和近代、现代名人旧迹数不胜数。如果说蓟县城北崆峒山黄帝问道之处难寻,子牙河畔空留姜子牙的垂钓台,那么,近现代名人故居却是历历在目。

  天津民俗杂彩纷呈。既有淳良古朴的旧俗,又有中西荟萃的新俗。既有商业民俗的敬业精神,又有农、渔民俗的淡淡遗迹。既有老天津人的习俗,又有邻近诸省移民带来的习俗。在饮食起居、岁时节令、生养婚丧、信仰崇拜、民间禁忌、文化娱乐、工艺特产等方面,都反映出海河津门的地方特色。

     狗不理的来历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友,他的乳名狗子。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长,喊顺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贵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

     天津包子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之首。包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包子的原料营养丰富、种类齐全、蒸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香味饮食文化内涵-天津狗不理包子,几百年传承的历史、中华美食的典范。包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美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流传好吃不过包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包子更是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以及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用料精细、制作讲究、百多个品种、百包百味、特色超群。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百余年的历史长久不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狗不理”包子配方及做法

          其一:

     主料:面粉600克

  配料:酵面375克,猪肉(肥3瘦7)425克

  调料:葱末55克,姜末5克,酱油85克,味精5克,芝麻油60克,碱面5克,骨头汤适量

  用料:
  猪肉300克、切碎的皮冻150克、水面150克、发面150克、盐5克、嫩姜丝100克、葱姜水45毫升、淡色酱油30毫升、麻油15毫升、猪油15毫升、酒30毫升、醋30毫升、酱油15毫升

  做法:
  1)在猪肉中加葱、姜水、淡色酱油、盐、麻油、猪油、酒用力搅拌均匀,再将皮冻切成小粒放入,仔细调匀,放并行冷冻1小时。
  2)将水面和发面混合揉好,分成50粒(份),每个擀成薄皮,包进肉馅少许,摆在小笼屉内,上过大火开蒸

      其二:

       主料配方:

   面粉750克 净猪肉500克 生姜5克 酱油125克 水422毫升 净葱62.5克 香油60克

  制作方法:

  1.猪肉肥瘦按3∶7匹配。将肉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的目的是找口(调节咸淡),酱油用量要灵活掌握。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以使酱油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停一会,如在冰箱内放一会更好。如有拌馅机搅馅,上完酱油的肉不用停,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进,否则馅易出汤。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2.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碱的比例成正比。一般说面粉25公斤,冬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碱面190克,春秋两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碱面135克。夏季用老肥7.5公斤左右,碱面130克。和面后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碱现象。放剂子时要揉出光面,750克水面出剂子40个,每个剂子重18.75克。

  3.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15克,掐褶15~16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没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如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此面点采用水打馅,半发面。面嫩,味香。



详文参考:http://www.koduo.com/zonghe/jishu/7357.html 中国店网_最专业的开店、创业网www.koduo.com 

融囮じ☆愢艌(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