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钧生于1916年3月29日。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县张弓乡西四里和庄人。幼年家贫。7岁即背井离乡,卖唱乞讨。度过了苦难的童年。11岁时,来到了南京。几经周折,从艺人戚永立处学会了一些“武老二”唱段。又在走码头卖艺过程中,得到同路的大师兄郭元顺的指导,艺术上逐步完善。通过郭元顺代师收徒,他才正式成为戚门弟子。几年后又正式拜师,得到了戚老先生的亲自传授。
高元钧早年即四处行艺,见多识广。除创作或整理改编传统题材的节目上演外,还编演过一些反映新时代生活的新节目。代表性的节目有《鲁达除霸》、《李逵夺鱼》、《赵匡胤大闹马家店》,以及《一车高粱米》、《侦察兵》、《智斩栾平》等。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节目,是长篇山东快书《武松传》。《武松传》共十六回,即从武松出世一直说到被官府逼迫,与众英雄一同造反上梁山为止。全书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明的爱憎,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英雄形象。其中《武松打虎》即《景阳冈》一节通常单独演出,最受观众欢迎。全书的曲本1987年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
高元钧的山东快书表演憨中见巧,刚柔相济,张弛有致,举重若轻,轻松风趣中透着隽永与灵气。由于山东快书的语言富于乡土气息,从而使其表演也含着质朴与亲切。他培育了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演员和作家,使50年代初才由他定名的山东快书迅速推向全国。高元钧还擅长相声、双簧等,曾与侯宝林、刘宝瑞等艺术大师同台献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