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花馍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在黄河流域各省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在咸阳素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红白喜事送礼馍的习俗,无论是添子增寿,还是“女儿追节”都得将蒸好的各种造型、花色不一的花馍送给亲朋好友,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受赠者要以“回馍”的方式表达对赠送者的谢意。
“咸阳花馍”被誉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其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郁。花馍又名面花、面塑、面礼。花饰以花鸟鱼虫、蔬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丰富内容。
花馍礼赞
千年的风雨,
你的风韵依然华而朴实,
无数次的磨难,
你悠久更加源远流长。
精巧细腻的万物生灵,
寄托对先祖和自然的崇拜,
生动夸张的各种造型,
沉淀了对年年丰收的向往。
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
文字记载几千年,
精巧细致的花馍馍,
蕴含着中华文明万里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