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黄牛主产于大巴山南侧的宣汉、通江、平昌等地。宣汉黄牛系国家地方优质牛种,被载入世界和中国牛种志。
宣汉黄牛成年公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8.4±5.9厘米,131.2±8.9厘米,160.5±10.6厘米,17.3±1.2厘米,327.2±65.6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11.6±4.1厘米,122.3±6.8厘米,151.3±8.1厘米,15.8±1.1厘米,271.0±39.1公斤。公牛平均最大挽力为292.9公斤,为体重的86.5%;阉牛301.6公斤,为体重的76.6%,母牛216.4公斤,为体重的79%。宣汉黄牛能适应山区垂直气候变化大的特点,能抗寒耐热,能适应山区放牧与使役,能适应山区粗放的饲养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主要缺点是良莠不齐,后躯发育不够宽,欠丰满,体长略短。
宣汉黄牛体型长方,肌肉丰满,公牛粗壮结实,母牛细致紧凑。公牛颈宽厚、粗短,母牛颈较薄、稍长。角有“龙门”、“芋头”、“羊叉”等角形,“龙门角”约占40%左右。颈侧皱褶明显,垂皮发达,多从颈下一直延伸到前胸,平均长93.3厘米,宽19.7厘米。公牛鬐甲高而宽,肩峰隆起,高大而圆。峰型分高耸型和馒头型,以高耸型为多。此种峰型从前端底部到峰顶渐向后上方倾斜,高出鬐甲8~10厘米,超出背高12~13.5厘米,基部峰圆60~80厘米,肩峰的倾斜度与背平面的水平夹角约为55~65°;馒头型的峰型较小,无倾斜。中躯较短,背腰平直,结合良好,腹部充实饱满。粗壮型尻宽长而稍倾斜,大腿肌肉丰满。结实型和细致型则尻长而稍显尖削或呈斜尻,肌肉附着欠佳。母牛肩峰低而薄或无肩峰,乳房附着良好,呈碗形或梨形。被毛细密,毛色以红黄毛为主色,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鼻镜黑色者占57.7%,肉色者占15.8%,黑红相间者占26.4%。宣汉黄牛结构紧凑,体态匀称。公牛头较宽,母牛头较狭长;粗壮型体躯较长,胸部发育良好,后驱略低,稍狭长。四肢高矮适中或略矮,肌肉较丰满,呈役肉兼用体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