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置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翌年平江南,地初属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后属庐江郡(治番县,今江西波阳县东)泾县(治今泾县城厢镇西北2.5公里溪西岸)西境陵阳邑(今青阳县陵阳镇)。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境改属英布九江王国(都六,今六安市城北乡白沙城)庐江郡(治番县,今江西鄱阳县东)泾县(治今县城西北泾溪西岸)西部陵阳邑(仍治今陵阳镇)。高祖四年(前203年),庐江郡改属英布淮南王国(仍都六)。十一年十月庚午,庐江郡改属刘长淮南王国(改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文帝七年(前17年),庐江郡归汉。十二年,庐江郡改属刘喜淮南王国(仍都寿春)。十六年四月丙寅,庐江郡改属刘赐庐江王国(都番县)。景帝四年(前153年),庐江郡归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仍为泾县(仍治今县城西北泾溪西岸)西部陵阳地改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泾县西境在故陵阳邑置陵阳县,今境属之,属丹阳郡。元封五年四月,丹阳郡改属扬州刺史部。
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建立新朝,改宛陵为无宛。
刘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刘秀建东汉,今境仍为陵阳县(仍治今陵阳镇)地,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永和四年(139年),陵阳县改属扬州(已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宣城郡(仍治宛陵)建和元年(147年),陵阳县改属扬州丹阳郡(仍治宛陵)。兴平二年(195年)后,为孙策控制区,仍之。建安十六年(211年),改属孙吴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丹阳郡。黄初二年(221年),丹阳郡改治建业。后改治芜湖县新址(今芜湖市);不久,复治建业[2]
魏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建吴国,今境为陵阳县(仍治陵阳镇)地,属扬州丹阳郡(均治建业,今南京市)。嘉禾初(约232年),丹阳郡改治宛陵侯国(仍治今宣州市区)赤乌八年(245年),析陵阳、石城县地置临城县(治今蓉城镇南2.5公里临城),属丹阳郡(仍治宛陵)。此时县境为2个县分治,大体上,今南境的陵阳、南阳、沙齐等乡及石台县东部的六都、七都、河口、七井、广阳等乡及黄山市黄山区的上苏、岭下苏等地属陵阳县;今北部的东堡、杨田、城东、朱备、新河、蓉城、庙前、九华、杜村、木镇、竹阳、丁桥、乔木、酉华、童埠、五溪等乡镇及南陵丫山、河湾乡,铜陵县董店乡等属临城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