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港闸经济概况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港闸区

港闸区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城建兴区、开放活区、富民强区”四大战略,经济发展呈现持续高位运行的强劲态势。多年来,港闸区财政收入以每年40%以上的增幅增长,工 [2]

 业经济主体指标增幅在南通市名列前茅。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乳制品生产、花卉苗木、特种养殖为特色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化格局,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0.8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基础更加雄厚。

2004年,港闸区工业产值跃上了百亿新平台,实现工业产值110亿元。全区初步形成了纺织、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食品、船舶、建材等八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97.78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工业增加值20.7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3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5.72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9.51亿元。

商贸服务业前景看好。凭借主要交通节点的道口优势,逐步形成了以高档家居、新型建材、汽贸汽配销售为主的专业市场带和特色市场群。上半年实现服务业营销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3亿元,同比增长17%。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上半年,新办三资企业31家,协议注册外资20890万美元,完成注册外资到账5095万美元;完成自营出口38744.6万美元,实现劳务合同额351.99万美元,营业额1731.99万美元。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财政收入7.25亿元,占年初计划的47.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完成工业投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济发展

港闸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秉承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奠定的工业基础,如今的港闸是南通市以发展工业为主,居住和服务业相配套的重要城市组团,至2009年末,全区共拥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2家,实现销售收入363亿元,实现利税27.3亿元;亿元以上企业58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依托得天独厚的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港闸区已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工业是港闸的民生产业,2009年完成产值8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1.2%。区内拥有以大生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具有加工出口能力强、品种多、劳动生产率高、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等诸多特点。大生集团“大吉牌”高密高支纯棉坯布、“纯棉精梳纱线”双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我区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电子信息产业。

南通是中国九大电子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港闸区集结了台湾中环、新加坡万德电子、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跨国公司的分支企业,已形成了以永兴多媒体、万德电子等为龙头的光电产业集聚优势,拥有相关企业近30家,涉及电子元件、电子器材、电子材料、通信、整机等5大类100多个品种。2009年完成产值2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3%。

生物医药产业。

我区具有发展生物医药的良好基础和自然条件,拥有一批传统中药资源和中成药产品以及精华制药、赛奥生化等一批知名企业,是市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之一。2009年完成产值31.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3%。

电力能源产业。

我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区内的华能和天生港发电厂,可以为企业提供双回路供电。2009年完成产值4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6%。

装备制造及船舶修造配套产业。

港闸区拥有全市最大的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南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0家装备制造及船舶修造配套企业,2009年完成产值15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1.9%。港闸区充裕的江河岸线资源和通畅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为船舶修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有吉宝(南通)船厂、港闸造船厂、亚华船厂、通顺船舶、通德船舶、润邦重机等158家造修船及配套企业,积极发展船舶动力、电力设备、甲板机械、舱室机械、自动化与通信导航设备、泵阀和铁舾组件等船舶配套产业,加快推进修、造船产业的集聚发展。

其他产业。

包括轻工、建材等其他行业,2009年实现产值44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1.5%。 近年来,通过强化载体建设,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全区逐渐形成了“三区三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花儿对我笑(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