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湛江市赤坎区

1 学校简介
湛江第一中学始建于1937年,历史悠久,素有“南路学府”的美誉。她的前身是培才中学,1952年,培才中学才与当时的市立一中、河赞中学合并命名为湛江第一中学。我校因办学成绩卓著,名震粤西,早在1958年就晋级为省重点中学。截至2003年9月,学校共有51个教学班,学生2650人。教职工196人,专任教师162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2人(还有68人在读研究生课程),高级教师63人,具有高级教师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40%。校园总面积为102382平方米,生均38.62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学楼、办公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工宿舍共26栋,校舍建筑面积为71267平方米,生均26.8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71.3%。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每间教室都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办公及学生用计算机422台,80%专任老师配备了计算机,并由学校共同接入千兆宽带网。学校体育设施齐全,建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有50米×25米游泳池一个,其他各种运动设施、器械齐全。
办学近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遵循先进的办学理念,培育英才,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省市始终名列前茅。学校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先进职工之家、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动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校园网范例学校等多项殊荣。
2 历史源流
学校始建于1937年,她的前身是培才中学,1952年培才中学与当时的市立一中、河赞中学合并命名为湛江第一中学。学校因历史悠久,办学成绩卓著,名震粤西,早在1958年就晋级为省重点中学。又因学校毗邻风景秀丽的“一寸河山一寸金”的寸金桥畔,湛江历史与人文精神在这里交汇,学校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先后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苏锵、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绍珍、前国家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奥运跳水冠军劳丽诗为代表的大批中华英才。学校也曾荣获广东省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先进职工之家、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动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校园网范例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力求冒尖”的先进办学理念,使得在校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校园面积、绿化面积、教育教学的各种设施设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提高,为学校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学校也一直把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这次督导验收,为湛江一中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 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可以回溯到70年前,学校的历任校长,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历经多次完善,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力求冒尖”的先进办学理念。
1、“以人为本”就是服务于人,让我们有幸福感,这是我校办学的前提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以关注人、研究人、服务人、激励人、发展人、弘扬人为本位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三个为本”,即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家长为本。
(1)坚持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服务于教师,让教师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事业有成,生活安居无忧,身体健康,是以教师为本的重要标志。
(2)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坚持服务于学生,就是要促进同学们的和谐发展,体现于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着眼于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这是育人的根本目的。
(3)坚持以家长为本,就是坚持服务于学生家长,想学生家长之所想,为学生家长分忧,是我们服务的外延。
2、“和谐发展”就是更好地发展,让我们有舒适感,是我校达到育人目标的重要依托。
(1)从学校的发展看,班数由几个班发展到今天的60个班,增加了大量的优质学位;校舍由平房到高层建筑;办学体制由完全中学到初高中分离、由一所学校到如今四所学校,并且规划再创办一所民办高中;设施由简单到四机一幕再到多媒体进课室,无不体现了我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2)从人际关系看,如果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也是人的关系的总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精神生态的核心。我们倡导和谐的处室、和谐的级组、和谐的班级,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人和谐生活,共创更加美好的家园!同时,我校注重与上级部门、共建单位、社区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外界环境。
(3)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和谐的校风。二是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三是扶持弱势学生,促进学生群体的和谐生活和学习。
3、“力求冒尖”就是要领先于别人,让我们有方向感,这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力求冒尖”中的“力求”强调的是出自学校或个人内心主动而不是被动的需求,是主动积极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其特长,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冒尖”的理念也就是追求“第一”的思想。
(1)从学校层面看,我们不能满足于省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桂冠,不能满足于成为湛江第一的中学,应追求在各方面都达到粤西、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
(2)从教师层面看,老师应力争在市内、省内乃至全国成为名教师,成为拔尖人才。
(3)从学生层面看,立足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勇于冒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和谐提高,以学生的终身和谐发展作为我们的基本目标。在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同时,学校充分激励、支持学生大胆冒尖、敢于冒尖。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力求冒尖”的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大好局面。
4 办学特色
特色之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在素质教育与广东省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这些实践活动更具独特的魅力。对于社会实践,我们有全新的认知、健全的组织、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完善的激励系统。比如我们先后与湛江军训学校、红牌企业集团、南方国家级林木育苗场、湛江劳教所、戒毒所、湛江港务局、湛江发电厂、湛江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湖光岩、湛江市通用电器公司、国联水产公司等单位签约,使之成为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并以实践基地为龙头,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以社区活动、研究性学习、校内劳动服务为主渠道的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收获可归纳为:做到了三个学会,即: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热爱生活、学会和谐发展;提高了四个意识,即: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文明意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每年近3000人次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社会实践积极分子,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成果展,并结集出版了《社会实践征文集》,受到了在校师生、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特色之二: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动于1992年,于1998年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整体构建,形成合力,促进发展”的工作特色,创建了“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科学渗透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延伸,以优化校园教育环境为辅助”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校另一办学特色。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心理教育进入每一间教室,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真正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开展以班级为主体的心理辅导,积极开设班级心理教育活动课以及讲座;开展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主的个体心理辅导,由多名心理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广东省心理教育培训,获得A证6人,B证11人,C证114人),热情接待来访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我们还聘请高校师生,每学年组织二次大型现场心理咨询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排忧解难的机会。此外,我们还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目前我校已有省的十五规划项目《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习潜能开发》、《中学生心理与学法一体化教育实验研究》、国家级的《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心理教育整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以及有学生参与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课题48项,已经评选出《现代中学生理想职业》《探究青少年逆反心理》《中学生的交际问题》《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等一大批优秀论文,并结集出版。教师在获得心理辅导教育的先进个人、优秀课题、获奖论文、获奖课件等近100余人次,公开发表心理教育论文56篇。这些成果,一方面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大批教师走上教育科研道路提供了新的平台。因为我校卓有成效的工作,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了优良的学风与校风,被评定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教育先进单位。
特色之三:“红五月”

“红五月”的得名具有历史渊源,彰显了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南粤大地丰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和谐发展与力求冒尖,学校又把“红五月”文化艺术节作为对必修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参与意识、审美意识,充实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办成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第三大特色。“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持续时间长(将近一个月),涵盖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形体训练、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艺等一系列二课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自身特长的广阔天地。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大批文体尖子竞相涌现,在国际、全国、省市竞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2005年5月在湛江市体育馆举行的面向全体市民的“红五月”汇报演出(同时在我校本部、锦绣华景学校、金沙湾学校三个分会场举行30余项文化艺术活动),汇报的节目充分展示了湛江一中学子的风采,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湛江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碧泉同志看完演出后,代表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激动地说:“湛江一中艺术节效果好,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广泛参与;二是内容先进,体现出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形式新颖,很贴近生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大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要广泛的开展群众文化来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我们的道德文化素质,湛江一中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我们其他学校、企业、单位还有社区,像湛江一中一样,把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广泛开展起来,配合文化大市建设,为建设和谐湛江做贡献!”邓碧泉同志的这番讲话,充分肯定了湛江一中“红五月”艺术节在全市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是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


(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