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县|磁县行酒令,酒文化(上)

家乡区县: 邯郸市磁县

索井村在旧社会虽然村民的生活很不富裕,但是,很久以前村里就有为数不多饮酒的人,每个历史时段都有几个著名的酒客。随着历史的步伐,村民中饮酒的人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几乎村中家家户户都喝酒,不同的只是次数多少的区别。在村民中,诸如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盖房乔迁、升学开张、亲朋聚会,往来应酬、奉迎宾客等活动中,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各种习俗,几乎都离不开酒。真是有点“无酒不成席”、“无酒不酬宾”的味道,真是以酒交友,以酒叙情,以酒结谊。老人把酒庆福寿,青年把酒述成长,夫妻把酒偕白头,客来把酒叙友情,工商把酒说财源,农民把酒话增收……。酒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村民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索井村历史悠久,在饮酒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各种酒令

酒令是在人们的酒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饮酒行令的习俗。饮酒行令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唐代。酒令是人们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行令就象催化剂。民间酒令,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诙谐幽默,异彩风呈,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就索井村的饮酒行令的习俗收集整理介绍于下:

1、猜 拳

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手指的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比等于某个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说的数字正好与相加之数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索井村喝酒的习俗是让你“闯关”,一是创软关,一个门前六个酒,不论输赢都过,一般是礼节性的二四喝酒(一人喝两个酒,另一个人喝四个酒);二是创硬关,闯关者不赢不能往下一家走。

“猜拳”也叫“划拳”、“划枚”,古今常用。划拳的呼数从零到十,多含有典故:

零,呼作“宝”、“宝权一对”;握一个大拳头。

一,呼作“一心”、或“一心静”;只准出一个大母指,忌出别的手指,否则视为不尊重对方。

二,“哥俩好”或“两个大子”、“二郎担山”;除了二母指和中指忌同时出外,任何两个手指都可以出。

三,“三星高照”、“三匹马”、“三桃园”或“三阳开泰”。

四,“四季财”、“四季发财”。

五,“五魁首”、“五魁”、“五子登科”或“五福寿”。

六,“六六大顺”或“顺顺顺”、“六六六、再六六”。

七,“七星进”、“七巧枚”。

八,“八仙庆寿”、“八匹马”或“发发发”。

九,“快高升”、“九连灯”。

十,“满堂彩”、“全来到”或“十全老人”。

2、击鼓传花

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喝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传递,鼓声一落,花束落谁手中,谁就喝酒。因此花束传的很快,人们都唯恐花束落到自己手中。击鼓人也得有点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气氛一下消失,接花者只好饮酒。

3、 蛤蟆跳水

口令:“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跳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水……依次·进行,以此类推,每人说一句,出错者喝酒。{也可以不发声,用手指表示。适合多人在一起玩。}

4、 明七暗七

也叫“拍七”,明七指7、17、27、37、47……,暗七指七的倍数。口令:“从一开始数,1、2、3、4、5、6、7(说“过”!)8、9、10、11、12、13、14(说“过”!)以此类推。说错者喝酒。{也可以用手拍的方法,凡遇到明七暗七用手在桌子上拍一下。}

5、 赶 集

宾客坐定后,有一人宣布逢三六九(只说明的)必须说‘集’!第一人必须说“开始!”以便让人们准备,依次说:初一、初二、初三(说:“集”!)初四、初五、初六(说:“集”!)初七、初八、初九(说:“集”!)初十、十一、十二、十三(说:“集”!)以此类推,话音必须接续,慢者、说错者都要喝酒。这种游戏,人人精力集中,紧张有趣。

6、数“腿”

要求是:“说动植物的腿,第一个说某某四条腿的动植物,第二个必须说某某两条腿的动植物,”说错的说重复的喝酒。这种游戏寓知识于游戏之中。

7、“筷”落喝酒

落座酒客每人拿一只筷子,每人现出手,把每人的数相加,从说定的人开始数,数到谁,谁把筷子放到盘子上,以此类推,当又数到你时把放在盘子上的筷子拿下来,当把总数数完后,谁的筷子不在盘子上谁喝酒。此法适合多人。

8、 自作自受令

游戏方法是:有一人首先把扑克牌发给参加者每人一张,不准看,贴到自己的脑门上,自己是什么牌不知道,只看见别人脑门上的牌。然后自己说“大牌喝还是小牌喝”挨个说。如果自己感觉自己是喝酒的牌,可以不说,喝一盅酒后换一张牌再说大牌还是小牌喝。当每人都说后,拿下各自的牌,按统一说的大小喝酒。以此类推。这个方法诙谐幽默。

9、 说大比小令

这是一种智力游戏,适合多人参加的一种游戏活动。规则是:首先一人说“大西瓜”,手比成小西瓜样,下一人必须说“小西瓜”手比成小西瓜样。说错、比错者一律喝酒,以此类推。

10、虎棒鸡虫令

分别用四种动物,老虎、棒子、鸡、虫,一物克一物。两人相对,各用一根筷子相击,同时口喊:棒子、棒子……或喊老虎、老虎,或喊鸡、或喊虫。规定:以棒击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棒;负者喝酒。若棒子与鸡、虎与虫同时出现,则不分胜负。(此方法适合两人玩,因为出口很快,棒子、虎、鸡、虫都是脱口而出,玩起来速度很快。)

11、呼骰子令

这是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一种普遍使用的酒令。两人对阵,玩法规定:双方各拿五个骰子,把骰子放在小碗里,上下晃动几下后用手捂住开始“呼”,就是说的意思。说骰子有几个一、或几个二、或几个三、几个四、几个五、几个六(指两个人的碗里加起来数),接着另一个人说。当停止呼后,打开看究竟是几个。说准者不喝酒。呼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断一、有的不断一,有的三档起步,有的五档起步。有的是暗呼(先掷骰子然后说数),有的是明呼(先说数然后掷骰子)。

12、说比猜令

这是一个十分古老流传已久的智力和技巧游戏。游戏规则:过关的人与应关者同时既说又比划,谁错谁喝酒。

说词:一只螃蟹一张嘴(出一手指)、两把剪刀(出两个手指)、八条腿(出四个手指),哥俩好、好哥俩(进入猜枚程序),如果谁也没有猜对,接着说两只螃蟹、两张嘴、四把剪刀、十六条腿……以此类推。谁说错比划错谁喝酒。

还又一种说词:一只螃蟹八只脚,两把剪刀这麽大的壳,怀抱琵(琵琶)、嘴吹笛,俩俩……该谁喝?(一只螃蟹手出一,八只脚比划出八样,两把剪刀出二,这麽大的壳要用两只手比作壳状,怀抱琵做出怀抱琵琶的姿势,最吹笛做出吹笛子状。之后迅速转入猜枚。谁说不对、比划不对,或猜枚输要喝酒)。

13、绕口令

也是一个在村里流传已久的适合多人活动的喝酒游戏。规则:第一人先说:“一个柳树楼一楼”!第二个人接着说:“两个柳树楼二楼”!……依次类推。谁说错谁喝酒。这也是一种寓智力于娱乐的活动。

酒令中的各种说辞

酒令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场合,还有不同的人物,他们都会想出不同的花招来。酒令中的各种说辞,或为敬酒,或为劝酒,或为躲酒,插科打诨,新手拈来,幽默生动。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个重来”,意思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饮酒有着明显的交谊功能,为了表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谊和大丈夫男子汉的气概,敬酒时会说:

男子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深,满成汽车灯!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为了表示自己得酒量,极尽夸张之能事,方显英雄本色:

一两二两簌簌口,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宴上有时酒力不支,要找些理由来搪塞: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

劝酒者总会说: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为了少喝酒:用红脸蛋、吃药片来搪塞。

为了少喝酒:有的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我以水代酒)”。

糖悠悠(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