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县|磁县行酒令,酒文化(下)

家乡区县: 邯郸市磁县

种种酒俗

节日酒俗:春节是索井人一年中最为普遍的酒席时期,即使家境穷,平时不怎麽喝酒,春节时也要准备几个小菜,喝上几盅。特别是改革开放也来,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摆上几桌,邀请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喝上一场酒,有的人家几乎春节期间天天有酒席。

庙会酒俗:索井村的庙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在古磁州以及现在的庙会谱上,索井每年有两个庙会,一会两天,在磁州、磁县是独一无二的会两天的村。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村里喝酒的人家虽然不多,但是总有喝酒的人,延续传承着形成的酒文化。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在庙会时,都要摆酒宴。庙会几乎成了喝酒的代名词,庙会这一天,全村少说也要喝几顿酒。除了庙会上商家的叫卖声、文艺演出的锣鼓声,就是家家户户传出划枚猜拳的吆喝声。

人生礼仪中的酒俗: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几个必经的生活阶段,如出生、长成、结婚、生育、死亡等等,自古以来,在每个阶段都用“一定仪式”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一定仪式”就是人生礼仪,每一个人生礼仪都有不成文的规矩。酒在人生礼仪中如影相随。成为村民们表达感情,寄托愿望、活络交际、增进情谊必不可少的物质。

我们大致总结出:出生之后的报喜酒;满月酒、生日酒、认干娘酒、拜朋友酒、拜师酒、满师酒、谢师酒、升学酒、毕业酒、接风酒、洗尘酒、庆寿酒等等。

婚嫁酒俗:婚嫁时喜气洋洋的,称为“红事”。提亲酒、定亲酒,请媒人酒,下书酒、结婚酒,迎娶前请忙客家长管大事酒,婚礼酒宴,交杯酒。

特别要提及的是“交杯酒”。这是婚礼程序行进中高潮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合卺有引申为结婚的意思,交杯酒是古代分瓢而饮得遗俗。交杯酒又交叫臂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村民们俗称为“道酒席”,每每在夜间洞房里举行,也叫“闹洞房”。

丧葬酒俗:丧葬是凄凄凉凉的,称为“白事”。但也离不开酒。人死后,人们常常要举行丧葬仪式,用酒祭奠死者的亡灵。主人置办酒席款待前来吊唁的宾朋。埋葬以后,依照祭祀习俗,到坟头祭祀亲人要用酒来祭奠。村民们一般都以水代酒。

敬酒的习俗:宴客饮酒既是感情的交流,又是礼的表达。索井人饮酒时敬酒劝酒的功力是远近闻名的。主人首先要斟酒敬客,通常要以三杯相敬,所谓“无三不成礼”。重要礼仪酒席,敬酒比较正规严肃,敬酒不能隔桌相敬,必须走到客人座前相敬,并以座次进行。现向主客敬酒,再向上陪坐敬酒。主人敬酒后,陪客、客人也先后依次从主客位起身敬酒,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平日好友相聚,则不可拘泥,主人敬酒可同时请全桌客人共饮。喝酒时一般没有专人斟酒,多有敬酒者代劳。村民们讲究,不能斟半杯,要斟满为好。当客人喝完一杯后,主人或敬酒者一边敬酒一边口呼“满上!满上”。被敬者要站起来,一边称谢,一边自己喝下,或者邀请敬酒者同饮。有时被敬者客让,敬酒者则千方百计劝饮!

在劝酒功夫上,索井人有独到的技巧。如果有人迟到,要喝入席酒,一般是“三杯”或“六杯”。俗称为“入茬酒”。这个酒是必须要喝的。

酒令”习俗:在一般的酒席宴上,大家要推荐一人为“酒令”。俗称为“酒司令”。由他负责裁定输赢,斟酒计数,行驶赏罚,维持酒场秩序。一般多有熟知酒场规矩和善于调节、巧于辞令之人担任。饮酒者都必须听其指挥,尊其号令。所推举的“酒令”,“上任”时,先喝几个满盅酒,俗称“令酒”,以示正式“任聘”、“就任”。

酒令可以随时随地因地、因人制定各种规矩,违者罚酒。如规定酒场上不许说“我不喝酒”4个字;规定在他人猜枚时,其他人要秩序井然,不许说话;规定酒要满盅,等等;违者要罚酒。

酒场上,“酒令”之言,对全场都有约束力。酒令所定规矩,也包括自己,自己违规主动罚酒。

糖悠悠(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