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特色名俗小吃东坡饼

家乡区县: 黄冈市浠水县

东坡饼的由来

鄂东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慧、热情好客的鄂东人民,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时,喜欢拿出自制的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

    鄂东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慧、热情好客的鄂东人民,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时,喜欢拿出自制的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鄂东地方风味的传统风味菜点和小吃,如黄州的烧梅、炒汤圆,团风的狗脚、耙鸡汤,麻城的肉糕、银丝空心面,红安的绿豆耙,武穴的酥糖,罗田的印子耙等。

  文学家兼美食家苏轼来黄州后,亲自制作了许多精美可口的菜肴,当地老百姓把这些菜叫做“东坡菜”,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另外,还有些苏轼喜食的当地食品,人们为了纪念苏轼也在这些食品的前面冠以“东坡”二字,如东坡饼等。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黄州。在这里,他除“赤壁之游乐乎”外,也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览。一天,西山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苏轼见此饼呈淡黄色,且玲珑剔透,简直如象牙雕成似的。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极佳。连忙问和尚为何这般好吃?和尚答曰: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水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水调制而成,所以好吃。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画饼与真饼一模一样。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一带和尚道士的斋品。到了明清时期,东坡饼便传到社会上,成为黄州府的地方名产,一直流传至今。

  该饼的作法是:先将面粉和好,再团圈抹油饼牵成线绕成园饼形,放在香油锅中炸至枯萎。吃时洒上白糖,香甜可口。但此饼不能久存。后苏夫人设计的“千层饼”,酥脆香甜,食而不腻,味道极美,易于久存,由于人们对苏轼的怀念,就称此饼为“东坡饼”。

畅畅(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