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家乡区县: 内蒙古巴林右旗

    释迦佛舍利塔通称白塔子。在辽庆州城遗址内西北角。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69.46米,下部加砌台座高3.52米,塔身自第二层起逐渐内收,显得庄严稳重。每层外表嵌有砖雕人物及图案花砖,石刻陀罗尼经咒等,砖雕除有佛、菩萨、力士等像外,还有乐舞、宴饮等画面,为辽塔中所仅见。砖雕造型浑厚,工艺精巧。塔上镶嵌有圆形及菱形铜镜数百面,塔刹及戗兽均为鎏金铜制,日光照射灿烂夺目,与白垩土粉饰的塔身相辉映,尤为壮观,几十里外就可遥见绿色草原上光灿的白塔。近年修缮时在塔刹覆钵及刹座内,发现了大量辽代小塔、经卷及建塔石碑等重要文物,证实该塔名为释迦佛舍利塔,重熙十八年兴宗为其母钦哀皇太后祈福所建
  

辽庆州白塔的真正名称是释迦牟尼舍利塔,是佛教徒为供奉释迦牟尼火化后的舍利而建,因其外观呈现白色,俗称辽庆州白塔,当地牧民称作“金金察罕索布尔嘎”。白塔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驻地东北查干沐沦河的冲积平原上,地处庆州城的西北部,距赤峰300公里。

   白塔为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始建于1047年。塔的外观整体洁白如玉,挺拔秀美,座置平原,直插蓝天,背靠青山,面对白水。。塔上门窗、楣拱及砖雕斗拱、拱眼等处,分别装有圆形、棱形青铜镜856面,转角处为砖雕圆柱。塔顶八条脊上各铸有一个铜人,每个铜人前都有一个铜制的螭首,螭首前又有一个铜凤。塔上七层共设假门28个,每门两旁都有天王浮雕一尊,全塔共有天王浮雕56尊,这些天王个个头戴兜鍪,身披盔甲,手持宝剑或利斧,威风凛凛,雄武生动。塔体浮雕将儒、佛、道及萨满的宗教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水0溶,隐隐透出辽代佛教“星密圆通”的特色。

   1989年白塔维修时,曾在塔刹相轮樘等处发现按辽代佛教仪轨秘藏的一批辽代圣经、雕版印刷佛经,且内藏雕版印刷陀罗尼经卷的木质法舍利塔108座

焦中钰(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