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乌海工务段临河线路车间二工区防护员苏建华

家乡区县: 乌海市乌达区

苏建华,现任乌海工务段临河线路车间二工区防护员。担任防护员的26年里,她没有请过假,没有违章违纪,还多次被评为段先进女工。

临河站内调车工作繁忙,客车又多,一不留神就会发生意外。为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苏建华把临河站场的平面分布图拿回家,把孩子哄睡后,拿起笔一笔一笔比照着画,每画一笔还要联想白天看到的场景,然后将站场的平面分布图熟记在脑子里。到工作现场后,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到最佳防护点,有效避开防护盲区,从而较好地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安全生产是一个防护员首要的工作职责,只有尽职尽责了,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做好。在一次临河站内股道维修作业时,一位职工在两线间休息。苏建华看见后急了,说:“不知道两线间不能休息?这股道调车机频繁通过,随时都有危险。”“你看哪有车啊,没有那么玄乎。”这位职工说,“苏妹子,不必那么认真。”就在这时,一辆调车机从143#、145#、147#、149#交分道岔转线,苏建华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她掌握的机车运转规律,立即判断出列车就要通过这里。她二话没说,急忙上前将这位职工拉到安全地点,然后吹起了防护喇叭,其他工友立即下道避车。当调车机通过后,这位职工惭愧地对苏建华说:“我太大意了,以后还得听你的。”

苏建华对待防护员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她说:“防护员就是工友们的眼睛,这种工作展现的更是一种关爱。”为了更好地诠释这种关爱,她利用晚上时间钻研业务,向书本学规章;在工作现场,她虚心向工友学经验、向老师傅多请教……慢慢地她养成了每次施工前检查通讯设备和防护备品、观察最佳防护点等一系列好习惯。她还经常将自己打印的防护员事故案例讲给大家听,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鞭策。

为了工作,她奉献了多少个公休日已经无法计算了。为了工作,她不但自己付出了很多,而且还连累了家人。在一次集中修期间,学校老师打了多个电话,她都没接。虽然心里着急,但是想到自己的职责,她最终选择了关机,然后快速调整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3个多小时的施工终于结束了,她打开手机看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苏建华,你女儿突发高烧,已经送往市人民医院。”她哭着看完了这条短信,然后像疯了一样跑到了医院。当她看到满身红疹的女儿哭着用小手挠着老师的衣领嘴里叫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时,这个外表坚强的女人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扑过去用她柔弱的臂膀抱起孩子,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面对孩子,苏建华心里有永远的痛——她总认为自己欠缺女儿的太多。苏建华的丈夫患胃癌早早离开了她和年幼的女儿,这一惨痛的变故使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种痛没有人能体会得到。所以,她想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不能让这种痛再延续给孩子,然而她却总是做不到,因为她的肩上还承担着众多工友的安全,牵扯到更多家庭和更多孩子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标准,在苏建华眼里,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工友们安安全全的完成作业,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孙宇)

康海霞(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